袖拂尘埃到上方,白云深处自生凉。
金炉香细轻浮座,贝叶阴浓静转廊。
十二楼台馀寂寂,三千世界杳茫茫。
流传今古争梯接,独有文公重感伤。
袖拂尘埃到上方,白云深处自生凉。
金炉香细轻浮座,贝叶阴浓静转廊。
十二楼台馀寂寂,三千世界杳茫茫。
流传今古争梯接,独有文公重感伤。
这首明代朱同的《题金山寺》描绘了诗人登临金山寺的场景。首句“袖拂尘埃到上方”,通过动作描写,展现出诗人穿越尘世喧嚣,步入寺庙清净的意境。"白云深处自生凉"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高洁与清凉,暗示出佛门清修之地的独特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金炉香细轻浮座,贝叶阴浓静转廊”,细致描绘了寺内的景象,金炉中的香烟袅袅上升,与寂静的环境形成对比,而贝叶书卷的阴凉则增添了古朴的文化气息。"十二楼台馀寂寂,三千世界杳茫茫",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寺庙的宏大规模和深远意境,仿佛连接着广阔无垠的宇宙。
最后两句“流传今古争梯接,独有文公重感伤”,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无数人追求佛法,但唯有文公(可能指宋代的王安石)对此深感感慨,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人文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山寺的景致,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舟行徵君里,步登徵君山。
雪濑漱我齿,玉泉洗我肝。
遐想台上人,披裘曳渔竿。
去齐复适吴,来往浮云閒。
一钓得文叔,客星照林峦。
再钓得小苑,高风凛祠坛。
古人邈不及,绝俗为甚难。
一时尚奇怪,千载起懦顽。
我歌小招词,公来颜不欢。
长啸震冥杳,载月下前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