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出春光三四朵,冰肌玉骨偏宜。
乍开应笑百花迟。将军曾止渴,画角已先知。
素艳不容蜂蝶采,清香自有人知。
而今虽被霜雪欺。和羹终待手,金鼎自逢时。
漏出春光三四朵,冰肌玉骨偏宜。
乍开应笑百花迟。将军曾止渴,画角已先知。
素艳不容蜂蝶采,清香自有人知。
而今虽被霜雪欺。和羹终待手,金鼎自逢时。
这首诗是《临江仙·其一》,作者为唐末宋初的无名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的开篇“漏出春光三四朵,冰肌玉骨偏宜”,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其中“漏出”二字形容春天阳光透过枝叶的温婉,“三四朵”则是对春日里初放花朵数量的生动写实。紧接着,“乍开应笑百花迟”,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表达了对早春美景的喜悦与赞赏。
“将军曾止渴,画角已先知”这两句中,“将军”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英雄人物,或许是诗人自喻。这里强调的是诗人的预见力和才智,如同“画角”一般能够提前预测事物的发展。
“素艳不容蜂蝶采,清香自有人知”,这两句通过对花朵美丽但不被蜂蝶所采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或境遇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于他人的认可和理解的期待。
最后,“而今虽被霜雪欺。和羹终待手,金鼎自逢时”则是对现实中的困顿与期待的表达。在这里“霜雪”象征着外界的压力或不利条件,而“和羹”、“金鼎”则代表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机遇到来的信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
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
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
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
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
歘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
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
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蹋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新结一茅茨,规模俭且卑。
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阴合连藤架,丛香近菊篱。
壁宜藜杖倚,门称荻帘垂。
窗里风清夜,檐间月好时。
留连尝酒客,句引坐禅师。
伴宿双栖鹤,扶行一侍儿。
绿醅量盏饮,红稻约升炊。
龌龊豪家笑,酸寒富室欺。
陶庐闲自爱,颜巷陋谁知。
蝼蚁谋深穴,鹪鹩占小枝。
各随其分足,焉用有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