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尚书新创敌楼二首·其二》
《尚书新创敌楼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异境永为欢乐地,歌钟夜夜复年年。

平明旭日生床底,薄暮残霞落酒边。

虽向槛前窥下界,不知窗里是中天。

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绕谪仙。

(0)
翻译
这奇异之境永远是欢愉之地,乐钟歌声夜夜年年不停歇。
黎明时旭日从床下升起,黄昏时余晖落在酒杯旁。
虽然我向前探望人间红尘,却不知这窗内便是仙境中央。
应当吩咐那丹青妙手,画出旗帜飘扬环绕被贬谪的仙人。
注释
异境:奇异而美妙的地方。
永为:永远作为。
欢乐地:充满快乐的地方。
歌钟:音乐与钟声,代指欢乐的氛围。
夜夜复年年:每晚每年,强调时间的延续。
平明:黎明时分。
旭日:刚升起的太阳。
生床底:从床下升起,形容日出景象。
薄暮:傍晚时分。
残霞:夕阳余晖。
虽向:即使面向。
槛前:栏杆或窗前。
窥:窥视,观看。
下界:人间,相对于仙境而言。
窗里:此指仙境中的位置。
中天:天空之中,这里比喻为仙境。
直须:应该直接。
分付:吩咐,委托。
丹青手:擅长绘画的人,画家。
画出:描绘。
旌幢:旗帜,这里象征尊贵或神仙之气。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指非凡脱俗的人物。
鉴赏

诗人以其特有的审美角度,构筑了一个超脱现实的理想境界。"异境永为欢乐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世界里歌声与钟声交织,每夜每年都是喜悦的时光。诗人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平明旭日生床底,薄暮残霞落酒边",这里的光线和色彩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然而,在这美好的境界中,诗人并不忘记现实世界。"虽向槛前窥下界,不知窗里是中天"表达了诗人虽然关注外部世界,但仍旧选择保持自己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智慧。

最后,诗人希望通过艺术来传递这份美好:"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绕谪仙",诗人渴望借助画家的才华,将这份难得的喜悦与超脱之感,以图画的形式永恒地固定下来。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艺术创作的高度期待,以及希望通过艺术来传递和保存这种美好情怀的愿望。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即事

水禽如雪憩浮澌,流下前滩漫不知。

岸转舟回忽惊起,口中衔得锦鳞鱼。

(0)

墨梅为掾史梅季和赋

仙人粲粲雪肌肤,风格天然韵更殊。

月落岭南啼翠羽,春深洛浦弄明珠。

(0)

早朝七首·其六

东苑金河水慢流,水边芳草弄轻柔。

晚凉小盖诸王出,争控雕弓试紫骝。

(0)

湖上曲

新莲乍出即昂头,叶底红菱不解浮。

菱角沉泥终暗老,莲花落尽即漂流。

(0)

湖上曲

郎船夜傍隔溪云,清晓看花不见君。

自拨兰桡唱歌去,却嫌荷叶混罗裙。

(0)

出石门滩舟行书所见七首·其一

石门滩下浪如雷,西岸人家夕照催。

乱石满江滩路浅,唱歌踏水负薪来。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