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石梅》
《过石梅》全文
明 / 文震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落落乾坤眼,茫茫江海人。

名山劳梦寐,绝壁扫嶙峋。

海气蒸衣桁,岩华落酒巾。

凭栏莫长啸,波荡伏龙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与独到见解。首句“落落乾坤眼”以“落落”形容眼界开阔,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宇宙的广阔视野和深邃思考。接下来“茫茫江海人”则通过“茫茫”一词,描绘出江海的辽阔无垠,以及人在其中的渺小感,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在浩瀚自然面前的谦逊态度。

“名山劳梦寐,绝壁扫嶙峋”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与追求。这里不仅提到名山,还特别强调了“绝壁”,通过“扫嶙峋”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山壁的险峻与壮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的震撼与敬畏。

“海气蒸衣桁,岩华落酒巾”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海气蒸腾,不仅让衣物湿润,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岩华落酒巾”则通过酒巾沾染岩石上的光泽,巧妙地将自然之美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独特审美情趣。

最后,“凭栏莫长啸,波荡伏龙津”两句,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有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诗人站在高处,面对波涛汹涌的水面,似乎想要长啸以表达心中的豪情壮志,但又意识到在这种壮丽的自然面前,个人的情感显得微不足道。这里的“伏龙津”可能暗喻着某种力量或潜能,与自然界的壮美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身潜能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入探索。

作者介绍

文震孟
朝代:明

(1574—1636)苏州府长洲人,字文起,号湛持。文彭孙。曾十赴会试,天启二年殿试第一。授修撰。时魏忠贤已用事,震孟愤而上《勤政讲学疏》。魏忠贤摘疏中语,谓比帝为偶人,调外,辞官归。六年,又因事株连,斥为民。崇祯元年召置讲筵,因连劾忠贤遗党王永光,忤权臣,乃乘出封益府之机,归家不出。五年复出,累进少詹事。八年擢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不肯循例投剌司礼监,又与温体仁不协,被劾落职。归卒。有《姑苏名贤小记》、《定蜀记》。
猜你喜欢

题水仙图

洛下风流人,人言影亦好。

况乃蛟宫仙,迥立清汉表。

翠裙湿凉蟾,晴光白如扫。

坐对冰雪容,不受东风老。

澄江渺余怀,相期拾瑶草。

(0)

题秋山图

之子托冲隐,秋山楼观深。

矧兹及霜晨,遐瞩沈氛阴。

翠巘含白云,丹枫映青林。

灵溪鸣石溜,野屋负层岑。

趋喧事多违,即旷恒惬心。

何哉芳月宴,而我阻幽寻。

(0)

南城二首·其二

粟侯亭前花一园,客来日日费金钱。

明朝碧树春城令,恨不江东问酒船。

(0)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三

清宁阐文运,览彼古帝都。

秦声激豪宕,洛咏夸敷腴。

邙山何累累,下有白玉趺。

感彼秉笔人,百金尽其谀。

死者已寂历,兹文亦模糊。

伟哉龙门生,悲愤有遗书。

(0)

春寒

夜雨鸣高枕,春寒入敝袍。

时光自花柳,吾意岂蓬蒿。

失色黄金尽,知音白雪高。

山林隐未得,空觉此生劳。

(0)

赋赠袁临侯督学

柏台磊落振孤踪,直道终应圣主容。

殿上昔惊人是虎,斗间今识剑为龙。

文章自系千秋业,礼乐原推一代宗。

吾党相期殊不浅,河汾佳士正云从。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