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此日故园东,烂醉牛山到暮钟。
已往光阴那再得,如今羁旅又重逢。
渊明把菊情虽厚,子美登台愿莫从。
且看群书攲枕卧,病多仍负酒杯浓。
昔年此日故园东,烂醉牛山到暮钟。
已往光阴那再得,如今羁旅又重逢。
渊明把菊情虽厚,子美登台愿莫从。
且看群书攲枕卧,病多仍负酒杯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商倚所作的《次韵重九之什(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自嘲。
首联“昔年此日故园东,烂醉牛山到暮钟。”描绘了诗人往昔在故乡度过的重阳节,那时他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直至傍晚的钟声响起。这里运用了“牛山”这一典故,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颔联“已往光阴那再得,如今羁旅又重逢。”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无法挽回的遗憾,同时点明了诗人当前漂泊异乡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颈联“渊明把菊情虽厚,子美登台愿莫从。”以陶渊明和杜甫为例,分别引用了他们与重阳节相关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无法实现类似愿望的遗憾。
尾联“且看群书攲枕卧,病多仍负酒杯浓。”诗人选择在阅读中寻求慰藉,即使身体多病,也无法抵挡对美酒的渴望。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自我调侃,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我生犹及见大门,弟兄中外十七人。
两家门户甲乡党,正如颍川数孙陈。
嗈嗈鸣雁略云汉,风吹散落天一垠。
归来勉强整毛羽,饮水啄粒伤离群。
东西隔绝不敢恨,死生相失长悲辛。
萧萧华发对妻子,往往老泪流衣巾。
仲叔已尽季亦老,双星孤月耿独存。
老夫闭门不敢出,喜君三度乘朱轮。
今春剖符地尤胜,不齐自古留芳尘。
回车访我念衰老,挽衣把臂才逡巡。
君行到官我未死,杖藜便是不速宾。
一尊酌我当有问,此国岂有贤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