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山中无绿舫,临池也有受宜居。
米家书画相衡校,岚霭烟波未此如。
莫道山中无绿舫,临池也有受宜居。
米家书画相衡校,岚霭烟波未此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池边居所的独特见解与赞美。首句“莫道山中无绿舫”,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暗示即便在看似平凡的池畔,也能找到不凡之处,如同绿舫般引人入胜。接着,“临池也有受宜居”进一步强调了池畔居所的舒适与宜人,即使是在自然环境并不显赫的地方,也能创造出令人向往的生活空间。
“米家书画相衡校”一句,巧妙地将池畔的景致与古代文人米芾的书画艺术相提并论,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池畔景色的高雅与独特,仿佛是自然界的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与欣赏。最后,“岚霭烟波未此如”则直接赞美了池畔的景色,认为这里的雾气、云烟与波光,都是世间罕见的美景,无法与之相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池畔居所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赞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捕捉。
中智贵得性,得性非易求。
羡君淠川曲,松竹蔽层丘。
春秋当佳日,兄弟各命俦。
总辔凌晨术,展席面清流。
参差琼峰出,泓澄绮碛周。
缃荷承绣宇,黄鸟响疏楼。
起坐玩芳帙,为乐鲜优游。
河阳耻巧宦,建春压旅愁。
安得周公瑾,为馆孙仲谋。
牧牛去,千山复万山。
上山日出愁起晚,下山日入苦行难。
手中鸲鹆牛伴侣,养来多日能人语。
纵牛不牵绳自垂,听他行食母苦之。
欲归尚忧牛不饱,更近前溪多水草。
但愿年年牛尽肥,主翁足食身足衣。
农家养牛国所赖,恶少城中杀牛卖。
湖州墨竹苏州诗,李侯二美能兼之。
长安尘中忽到眼,坐我六月江南时。
幽人江南结林屋,紫碧森森万竿玉。
清风激昂此君语,六月寒生不知暑。
只今见画思故乡,博山日永凝清香。
人生万事真适意,相对悠然希坐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