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报本重先河,此席功应首见罗。
曾以讲堂争去就,萧寥香火竟如何。
由来报本重先河,此席功应首见罗。
曾以讲堂争去就,萧寥香火竟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对传统与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先贤的追思与敬仰。"由来报本重先河",开篇即强调了报答根本、尊重历史的重要性,"此席功应首见罗"则表达了对某位先贤或某项事业开创者功绩的肯定和纪念。"曾以讲堂争去就"一句,可能暗指在学术或道德的传承中,人们曾经为是否进入这样的讲堂而激烈讨论,体现了知识与道德传播的激烈竞争与价值选择。最后"萧寥香火竟如何",以一种淡淡的哀愁,询问着那些静谧的香火之后,究竟留下了什么,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传统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先贤精神的深刻反思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知识传承与道德追求的思考。
秋风日日吹芳草,山北山南迹如扫。
江梅一夜暗将春,疏影横斜水边道。
道逢驿使江南归,袖中袖出天香老。
英姿独步霜雪中,清癯只为风流早。
素秋向晚,岁华分付木芙蓉。萧萧红蓼西风。
记得当时撷翠,拥手绕芳丛。
念吹箫人去,明月楼空。遥山万重。望寸碧、想眉峰。
翠钿琼珰谩好,谁适为容。
凄凉怀抱,算此际、唯我与君同。凝泪际、目送征鸿。
洪崖仙裔,接武浮丘袂。佩玉长裾下尘世。
东寻山水,独抱一琴来锦里。不犯人间宫祉。
城山堂宇静,百丈楼高,湖海元龙浩然气。
初度启初筵,昼永堂垂,笙鹤铿、轰出云际。
问雅乐、何时献三雍,待汉殿明年,日长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