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坐道傍独树下看山》
《偶坐道傍独树下看山》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独树道边清影密,偶来閒坐已多时。

尘劳扰扰於人厌,山势亭亭与客宜。

远谷蒸云能变化,乱峰联碧自逶迤。

褰衣便欲寻幽胜,只恐山灵解勒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道旁的一棵树下,凝视着远处山峦的情景。首句“独树道边清影密”以“独树”为中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树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接着,“偶来闲坐已多时”,诗人不经意间来到这里,却在此停留了许久,似乎对这自然美景产生了深深的喜爱和共鸣。

“尘劳扰扰于人厌,山势亭亭与客宜”两句对比强烈,前一句描述了世俗的纷扰和喧嚣,让人感到厌倦;后一句则赞美了山的宁静与挺拔,它与诗人的心境相契合,给予心灵以慰藉。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之美的治愈力量,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远谷蒸云能变化,乱峰联碧自逶迤”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峰峦叠嶂的景象,云雾的变化莫测,山峰连绵不绝,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这两句通过动态的云雾和静态的山峰,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

最后,“褰衣便欲寻幽胜,只恐山灵解勒移”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这美丽山景的愿望,但又担心自己的行动会打扰到山中的神灵,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报国寺双松

神人移植自徂徕,岂是秦廷受爵材。

秃顶卧筛凉夜月,低柯舞衬碧阶苔。

风霜多日随身饱,鳞甲从人对面猜。

万壑寒涛鸣谡谡,双龙长护帝城隈。

(0)

游它山

古殿江村上,长林带晚晖。

艇随岩树出,凫趁浦云归。

苔净春波绿,山深野市稀。

更看农事好,陇穗拂罗衣。

(0)

哭屠纬真先生

岐路交情阔,浮生此痛深。

西园旧山沼,今日罢登临。

妆阁连秋叶,歌台莽夕阴。

但闻钟磬发,悽绝为沾襟。

(0)

岁晚

一湾鸭绿水粼粼,小盎梅枝暗入春。

身少拜趋聊当贵,家无逋负未言贫。

行歌晚兴还依旧,转盼年光又斩新。

但使岁如今岁过,不妨长作海壖民。

(0)

人日

匡坐对瓶供,新年七日逢。

风声喧鸟语,晴色照溪容。

投老无他事,看山有短筇。

数椽遗构在,长得寄疏慵。

(0)

塘上行

青蒲叶已敷,迟我塘上过。

所托者止水,未甚有风波。

渺渺江湖水,萍流不得住。

凉飔自西来,行子亦返顾。

言有一束诗,可以喻屮深。

欲传流水去,冰至在凌阴。

自今掩扉坐,寒塘相见少。

有何一山人,持赠金光草。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