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戌春游英归国舟中作》
《丙戌春游英归国舟中作》全文
清 / 陈寅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百尺楼船海气寒,凭阑人病怯衣单。

远游空负求医意,归死人嗟行路难。

蚕食光阴春黯澹,龙吟风雨夜迷漫。

人生终古长无谓,干尽瀛波泪未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寅恪在丙戌春天乘船回国途中所感。首句“百尺楼船海气寒”以楼船入海的宏大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冷冽而辽阔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旅程的艰辛。次句“凭阑人病怯衣单”则通过写诗人倚栏远眺,因身体不适而感到衣衫单薄,进一步表达了旅途中的困顿和思乡之情。

第三句“远游空负求医意”暗指诗人此次出行的目的可能并非单纯的游玩,而是带有某种寻求救治或改变命运的愿望,然而现实却并未如愿,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第四句“归死人嗟行路难”则直接表达了归途中的艰难,以及对未来的悲观情绪。

接下来两句“蚕食光阴春黯澹,龙吟风雨夜迷漫”运用比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蚕食,形象地展示了时光匆匆而逝,春天也变得阴郁黯淡;夜晚风雨交加,如同龙吟,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凄凉。

最后两句“人生终古长无谓,干尽瀛波泪未干”直抒胸臆,感叹人生无常,即使历经千辛万苦,心中的哀痛和泪水仍未干涸,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多舛的深深感慨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陈寅恪在旅途中对个人命运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寅恪

陈寅恪
朝代:清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猜你喜欢

绮筵张/好女儿

绮绣张筵。
粉黛争妍。
记六朝、旧数闺房秀,有长圆璧月,永新琼树,随步金莲。
不减丽华标韵,更能唱、想夫怜。
认情通、色受缠绵处,似灵犀一点,吴蚕入茧,汉柳三眠。

(0)

变竹枝词九首之八

危构压江东,江山形胜雄。
但闻竹枝曲,不见胡床公。

(0)

变竹枝词九首之六

南浦下鱼筒,孤篷信晚风。
但闻竹枝曲,不见沧浪翁。

(0)

变竹枝词九首之二

隔岸东西州,清川拍岸流。
但闻竹枝曲,不见青翰舟。

(0)

别王銍性之

吾老无北里,子能讵南来。
临分即间诀,薄暮更徘徊。
晚节徇微尚,方刚患多才。
此生南与北,出处两悠哉。

(0)

部兵之秋丘道中怀寄彭城社友

驾马出北门,徒御何迟迟。
日气方汹涌,霜阴亦纷披。
役夫前驱行,少妇痛不随。
分携仰天哭,声尽有余悲。
虽非远行迈,要之为别离。
顾我岂无家,从公难遂私。
且怀二三友,缺此文酒期。
临分各有赠,婉思见乎词。
吟讽一回首,烟林失城池。
相思肯相过,斗黍为君炊。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