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景.芙蓉红岸湿》
《秋景.芙蓉红岸湿》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岸柳似衰容,高花忽数重。

红光荡人意,清露湿芙蓉。

秾丽秋深见,攀翻木末逢。

便疑江濯锦,不是隰游龙。

寒倚惊裙溅,云归悄梦踪。

霜风多意思,残日挂高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岸边的美丽景象,以芙蓉花为中心,展现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首句“岸柳似衰容”,以柳树的衰败之态开篇,暗示季节的更迭,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高花忽数重”一句,通过描写高处的花朵,不仅突出了芙蓉花的高洁与繁盛,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红光荡人意,清露湿芙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红光与清露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芙蓉花在阳光下鲜艳夺目的美,又描绘了夜晚露水滋润下的宁静与清新,赋予了画面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统一。

“秾丽秋深见,攀翻木末逢”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芙蓉花的描绘,不仅强调了其在深秋时节的浓艳之美,还通过“攀翻木末”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与追求。

“便疑江濯锦,不是隰游龙”两句,将芙蓉花与江边的锦缎、游龙相比较,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独特魅力的赞叹。

“寒倚惊裙溅,云归悄梦踪”描绘了芙蓉花在寒风中的姿态,以及云朵归隐的宁静场景,通过“惊裙溅”和“悄梦踪”这两个细节,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霜风多意思,残日挂高舂”以霜风和残阳作为背景,不仅渲染了秋日的凄美,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理解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岸边芙蓉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坚韧,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北山證果寺

久闻北寺最清幽,因看花田遂一游。

近国好山半烟雨,参天乔木几春秋。

香凝永昼添谈柄,风送长松爽茗瓯。

此境今才逢我辈,不留诗去鹤猿羞。

(0)

登峡山疾风甚雨

长风吹裂碧云堆,捲取银河泻下来。

雨搅犀潭千尺浪,烟遮龙窟一声雷。

松翁偃盖岩隈立,猿女穿萝洞里回。

旧事兰亭好拈出,婆娑溪曲共流杯。

(0)

用前韵送潘上舍

谦为贤业址,取履卜封留。

笔下千钧弩,胸中万斛舟。

椿庭闻诲语,米廪友名流。

连捷归蓝绶,邻翁好话头。

(0)

和沈潜诚崔氏园九尾龟

天生神物非偶然,此龟不知今几年。

世传一尾直百岁,计应生在晋魏前。

长江不挂豫且网,得来佳处游林泉。

穹然苍甲大如屋,欲负三山翔群仙。

奇宫偶卦天地位,爻画夐出大易先。

惟昔宁王重为宝,閟藏欲永万世传。

今兹此宝世莫识,但爱金字毛绿鲜。

仰视朝阳俯引气,一闭千息常绵绵。

默然无言观物化,寿比彭篯犹更贤。

阴阳灵变固莫测,时或轻举来巢莲。

(0)

捣药岩世传昔人炼丹得道今隐于此山下土中时得丹粒服之愈疾

超世犹存救世心,深山相遇不知名。

岩前时得丹砂粒,云里尝闻玉杵声。

汩汩流光愁易促,冥冥浊劫苦难清。

如何为我开灵鼎,遍使苍生病骨轻。

(0)

青布道人

逸意閒云野鹤孤,药苗山叶缀衣裾。

新蒸石卵将留饭,戏酌铜盘便得鱼。

疗疾但分庵畔草,吐言不出世间书。

五年密密求真诀,始露三元御气车。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