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初执手,效彼瑟与琴。
子去既不返,谁复知我心。
宝刀能切玉,愿断金乌足。
留住枝上春,花红叶长绿。
懊恼复懊恼,憔悴变妍好。
不见庭中兰,埋没随百草。
与子初执手,效彼瑟与琴。
子去既不返,谁复知我心。
宝刀能切玉,愿断金乌足。
留住枝上春,花红叶长绿。
懊恼复懊恼,憔悴变妍好。
不见庭中兰,埋没随百草。
这首诗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与子初执手”,描绘了两人初次相握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期待。接着“效彼瑟与琴”,以比喻手法,将两人的关系比作琴瑟和谐,预示着美好的开始。
然而,“子去既不返”一句转折,揭示了离别之痛,表达了对对方离去的无奈与不舍。接下来的“谁复知我心”,更是直抒胸臆,道出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诗人继而以“宝刀能切玉,愿断金乌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如宝刀般锋利的情感能够斩断时间的流逝,留住美好时光。这里的“金乌”指太阳,象征着时间,表达了对时间的渴望与留恋。
“留住枝上春,花红叶长绿”则寄托了诗人对永恒美好的向往,希望春天的生机能够永远保持,象征着爱情或友情的美好与持久。
后半部分“懊恼复懊恼,憔悴变妍好”反映了诗人面对离别后的内心挣扎与自我调适,虽然外表可能变得美丽,但内心的痛苦却难以掩饰。
最后,“不见庭中兰,埋没随百草”以兰花的隐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遗忘或埋没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爱情、时间、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深沉的情感内涵。
宦游屡迁徒,别意坐超急。
三载此安居,一旦成分隔。
草木有殊芳,楼阁多清绝。
飞梯接望中,崎岖如九折。
爱山心未至,竟未探云穴。
拍遍画阑干,此心以何热。
但去勿复辞,徒使离思切。
奋袂登轻舆,揽辔慕古杰。
出城日已暮,月色忽爽澈。
金铎振喧阗,流澌响清咽。
千岩如拱揖,似惜匆匆别。
我行信悠悠,多情愧岑嶭。
他日傥再来,清晖为娱悦。
春波浩荡风泠泠,扁舟结伴来皋亭。
閒鸥静鹭解迎客,兰桡直到花边停。
一株秀而整,穿云蟠过青山顶。
一株艳而娇,欹斜暗束青山腰。
日丽霞衣翻片片,何处东外识人面。
漫天匝地卷红潮,花郁峰郁都不辨。
一重花护一重山,珊瑚倒插翡翠环。
但愁封姨扫作胭脂雪,胜游肯放金樽閒。
望中红白疏密向背不可数,仿佛身入流水天台间。
千枝万枝迷处所,山欲出云花不许。
华鬘世界净红尘,惟听仙禽空际语。
感君话旧向晴窗,茶嫩香清蝶影双。
游女如云花似海,便思打桨泛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