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畏涂暑,千里苦炎熇。
天台大士庐,妙境在寥廓。
解鞍修净供,茗碗应自瀹。
安得从君游,享此方外乐。
五月畏涂暑,千里苦炎熇。
天台大士庐,妙境在寥廓。
解鞍修净供,茗碗应自瀹。
安得从君游,享此方外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中,诗人对友人袁司理即将前往的天台山的向往与憧憬。诗中以“五月畏涂暑,千里苦炎熇”开篇,生动地刻画了夏季酷热难耐的景象,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畏惧和苦恼。接着,“天台大士庐,妙境在寥廓”则引出天台山这一神秘而美妙的仙境,暗示了目的地的超凡脱俗。
“解鞍修净供,茗碗应自瀹”两句,通过友人到达天台后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他在自然美景中的宁静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这里的“解鞍”指放下旅途的劳顿,“净供”则是对自然的敬畏与供养,“茗碗”代表了品茶的雅趣,“自瀹”则强调了自我调适与享受。
最后,“安得从君游,享此方外乐”表达了诗人渴望能与友人一同前往天台,体验那超脱世俗的快乐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天台山的自然美景,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俯长江、不占洞庭波,山拔地形高。
对扶疏古木,浮图倒影,势压雄涛。
门掩翠微僧院,应有月明敲。
物换堂安在,断碣闲抛。
不识庐山真面,是谁将此屋,突兀林坳。
上层台回首,万境入诗豪。
响天心、数声长啸,任清风、吹顶发萧骚。
凭栏久,青琴何处,独立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