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
前程楚塞断,此恨洞庭深。
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
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扬音。
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
前程楚塞断,此恨洞庭深。
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
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扬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友人未来行程的美好祝愿。开篇“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两句,通过对剑和琴的描述,展现了别离时的情感沉重与凄凉。别剑和离琴都是古人离别时常用来比喻心情的一种象征,这里用以表达诗人对即将离去之人的不舍和怀念。
“前程楚塞断,此恨洞庭深”两句,则转向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无尽的哀思。楚塞指的是古时楚国边塞,此处比喻朋友前行的道路充满未知,而“此恨”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无法排遣,深如洞庭湖。
接着,“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自谦和不自信。这里的“文字已久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长时间没有写作,或是对自己的才华有所怀疑,而“循良非所任”则强调了自己并不擅长于歌颂友人的美好品质。
最后,“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扬音”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祝愿。希望朋友能够像碧云一样高飞,并且在遥远的地方留下美好的声响。这不仅是对朋友未来的美好期许,也是诗人内心对于友情深厚的情感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写和对未来道路的无限祝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面对分别时无法抑制的哀愁。
一盏红釭滟玉膏,鸳绡皱处偏凝。
春夜照梳头,莲筹杳、凄清牙蒜犀钉。
便教煎尽银荷,奈芳心耿耿。
敲翠竹、悄唤绿翘檐前,兰灯将暝。唤遍无人应。
且独自、纤手靠妆台,挑凤胫。宛转处,重思省。
当时风细人静。曾偎璧带流苏,剔银釭潜等。
红裯冷,空对并蒂灯花,怎生相称。
四世三公,袁高士、人身不恶。
也不羡、东朝田窦,西京金霍。
大雪不知秦与汉,平生讵习从衡约。
笑本初、公路亦家驹,争残著。穿花蝶,衔梅雀。
土锉冷,高轩却。纵蒲轮束帛,误人之药。
暖足那须东阁被,安心自守空山钥。
任门前、白尽汉江山,休相索。
春困初浓,春愁难妥,又是花朝。
虾须半轴,蛾绿不曾描。
记得去年玉勒,相逢在、丝雨长桥。
秋千社,绣旗不定,画鼓频敲。流水渌迢迢。
人不见、妆成知为谁娇。秾春病酒,双脸印红潮。
欲借鸳机论恨,回文字、带泪斜挑。
肠断也,百花生日,只是无聊。
今朝秾春天气,袨服为佳耳。
人在梅根冶,暗香疏影迢递。
盏内红生,杯中绿汎,小吸宜城蚁。消魂死。
那人蛾绿,料应玉貌如此。
难凭春驿,折寄一枝千里。横笛谁吹东风起。
生怕玉鳞,飞著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