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天齐于民,含灵在寰宇。
流矢悲影风,忍与金石伍。
网密或易罹,文深翻见舞。
凝脂已为疏,刺爇末云苦。
奔马匪善驰,我索先自腐。
惟天齐于民,含灵在寰宇。
流矢悲影风,忍与金石伍。
网密或易罹,文深翻见舞。
凝脂已为疏,刺爇末云苦。
奔马匪善驰,我索先自腐。
这首诗名为《议狱诗(其四)》,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全诗以议论刑罚制度为主题,表达了对当时司法不公、刑罚严苛的深刻忧虑和批判。
首句“惟天齐于民,含灵在寰宇”开篇即以天地之大与人民之微相对比,强调了人民在宇宙中的地位,引出对人间正义的思考。接着,“流矢悲影风,忍与金石伍”通过比喻,将冤屈比作随风飘散的箭矢,即使被发现也难以改变命运,暗示了冤狱的普遍性和难以纠正的问题。进一步,“网密或易罹,文深翻见舞”指出法律条文繁复,容易使无辜者陷入困境,同时也讽刺了法律执行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表面功夫。接下来,“凝脂已为疏,刺爇末云苦”则以凝脂比喻清白无辜,却被刺穿,痛苦不堪,形象地描绘了受害者内心的悲痛与无奈。最后,“奔马匪善驰,我索先自腐”以奔马难以驾驭比喻执法者自身的问题,暗示了司法体系内部存在的腐败与失职,以及对正义追求的自我放弃。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中司法制度的种种弊端,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公平的强烈渴望,以及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怀。
已晴云气却濛濛,坐见前山没半峰。
报道名卿谒丞相,不须行雨借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