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悔少作,自谓老更工。
不是舍人样,合住此山中。
斯文悔少作,自谓老更工。
不是舍人样,合住此山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扇子诗(其二)》。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年轻时期的文艺创作能力的反思,以及对年龄增长后才华更发扬光大的自信。
"斯文悔少作,自谓老更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年轻时可能过于急躁或不够成熟,导致作品未能达到理想标准的遗憾。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诗人的技艺更加精湛,这种自信来自于对自己才华的深刻理解。
"不是舍人样,合住此山中。"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与淡然,以及愿意隐退山林,以诗书为伴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个性坚持以及隐逸生活选择的独到见解。
十载看花,三秋折柳,历尽怒涛奔濑。
骄啼蹀躞,迅羽飘飏,金紫视同拾芥。
犹记初登凤台,遥望三山,一樽曾酹。
叹孙刘、当日虎争龙战,几番成败。
谁料着、豪气横空,飘然万里,兀未还完书债。
狼毫秃尽,鸲眼磨穿,近日无文可卖。
叵耐西风赚人,去日苦多,英雄无赖。
问苍天、玉薤金齑,何似那蓬池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