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抽萌便出林,焉知来者不如今。
但看杞梓终成栋,不信潢污解作霖。
久客谩撩苏子恨,中流应动祖生心。
乘桴从我君休叹,政恐功名苦见侵。
老竹抽萌便出林,焉知来者不如今。
但看杞梓终成栋,不信潢污解作霖。
久客谩撩苏子恨,中流应动祖生心。
乘桴从我君休叹,政恐功名苦见侵。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林明甫言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和国家大事的深刻思考。
“老竹抽萌便出林”表达了生命力强大的象征,老竹能够抽出新芽,意味着生命的更新与成长,同时也隐喻个人或事物的成熟与突破。"焉知来者不如今"则是对未来持保留态度,认为现在可能比未来更好,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某种忧虑和不确定性。
“但看杞梓终成栋”通过树木长成的过程,强调了时间的积累作用和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不信潢污解作霖"则是对那些表面上的繁华和虚假之词持怀疑态度,作者认为真正的价值需要时间来证明。
“久客谩撩苏子恨”中,"久客"可能指的是长期离家在外的生活状态,而"谩撩苏子恨"则是对古代诗人苏秦(或许是苏武)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时代和人物的一种怀念之情。
“中流应动祖生心”可能是在提醒自己要保持先辈的精神状态,"中流"可以理解为事业或生活中的关键时刻,而"祖生心"则是指继承和发扬先人的精神。
最后两句,“乘桴从我君休叹,政恐功名苦见侵”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成就的看法。"乘桴"可能比喻顺应时势而取得成功,而"从我君休叹"则是在告诫统治者不要自满于现有的成就。"政恐功名苦见侵"进一步强调了在政治和功业上要保持谦逊,防止外界的非议和攻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述,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观察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成就与国家政治的关切。
前舟已过青山趾,后舟犹驻沧江涘。
得风未可遽凌人,同在江湖作舟子。
欲去不去心茫然,耳畔彷佛闻鸣舷。
须臾相见谢相候,并行不碍波中天。
君不见前舟独行方坐啸,后舟向晚终须到。
又不见后舟载比前舟轻,反过前舟三日程。
活计平生系征舸,但愿风潮共安妥。
不惜朝朝望后舟,他人岂必相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