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绝无人境,超然乃真游。
如何许世俗,踏破苍苔幽。
我知大士心,月印千江秋。
示迹盖偶尔,雨罢云亦收。
层峦拥肺腑,修干骞龙虬。
巉岩近恐坠,窈窕翠欲流。
标指谅非月,索剑宁刻舟。
倚杖听松风,聊为信宿留。
旷绝无人境,超然乃真游。
如何许世俗,踏破苍苔幽。
我知大士心,月印千江秋。
示迹盖偶尔,雨罢云亦收。
层峦拥肺腑,修干骞龙虬。
巉岩近恐坠,窈窕翠欲流。
标指谅非月,索剑宁刻舟。
倚杖听松风,聊为信宿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开篇"旷绝无人境,超然乃真游"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独立高处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紧接着"如何许世俗,踏破苍苔幽"则是对那些被世俗羁绊的人发出的一种慨叹和挑战,诗人不愿意自己的脚步被尘世所牵绊。
"我知大士心,月印千江秋"显示了诗人对于品格高尚之人的理解,他们的心灵如同明月一般,映照在广阔的江河之上,体现了一种清晰和深远。"示迹盖偶尔,雨罢云亦收"则表达了一种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不刻意彰显自己的踪迹,顺应自然的变化。
接下来的几句"层峦拥肺腑,修干骞龙虬。巉岩近恐坠,窈窕翠欲流"通过对山石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壮丽和坚毅,以及面对险峻自然时的勇气和敬畏之情。
"标指谅非月,索剑宁刻舟"中,诗人用剑比喻自己的心志,如同要在船上留下痕迹一般,表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最后"倚杖听松风,聊为信宿留"则是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和与自然合一的理想。
君不见开元名相张九龄,岁寒松柏森苍鳞。
胡尘澒洞言始验,世间回首思忠臣。
堂堂魏公忠贯日,志欲平戎奖王室。
归来无地展经纶,馀事文章挥健笔。
玉节朱轓两君子,不以交情变生死。
共将新句纪遗编,留与山林续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