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孀嫂·其一》
《哭孀嫂·其一》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文章夫子才难尽,孝弟人言报自赊。

四事先生俱擅世,一涂后裔不传家。

岁当丰暖偏寒馁,朝正欢娱独叹嗟。

报施若教长似此,几人守道不回邪。

(0)
注释
夫子:指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
孝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报:回报。
赊:难得,不易实现。
四事:指古代儒家推崇的四种美德:忠、孝、悌、信。
擅世:闻名于世。
一涂:一种,单一。
后裔:后代子孙。
偏寒馁:即使生活富足,仍有困苦。
朝正欢娱:早晨的欢乐时光。
独叹嗟:独自叹息。
报施:回报恩惠。
长似此:一直像这样。
守道:坚守正道。
回邪:偏离正道。
翻译
夫子的才华难以穷尽,孝顺和悌让他人称赞却难以回报。
先生的四种美德在世间皆有声名,但这些美德并未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丰收温暖之年人们却仍感到饥饿寒冷,早晨的欢乐时光他独自叹息。
如果回报恩德能一直如此,有多少人会坚守正道而不偏离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哭孀嫂(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通过对逝者的悼念和怀念,展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文章夫子才难尽,孝弟人言报自赊。" 这两句描绘了逝者在世时的才华横溢和高尚品德,不仅在学问上有着卓越成就,而且在家庭关系中也表现出了孝顺弟兄的美德。

"四事先生俱擅世,一涂后裔不传家。" 这两句表达了逝者生前在多个方面都有一手,且其才能和学问并未能传承给下一代,让人感到惋惜。

"岁当丰暖偏寒馁,朝正欢娱独叹嗟。" 这两句通过对比春天本应温暖却反而感到寒冷,以及早晨本该是欢乐时光却独自叹息,抒发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悲痛。

"报施若教长似此,几人守道不回邪。"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希望逝者所留下的教诲能长久地影响后世,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担心真正能够坚守正道的人寥寥无几。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悼念,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学问和德行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过魏都

忆把貂裘买玉壶,重来不敢解金鱼。

当时曾谒将军府,今日还乘使者车。

歌管渐非人去后,楼台依旧雪消初。

韩门弟子偏怊怅,泪满朝阳耆旧书。

(0)

闲中偶成·其二

春过日初永,睡馀人未忺。

露花心翼翼,风叶喜沾沾。

殿后蜂寻穴,怀归燕语檐。

垂杨在何处,落絮点疏帘。

(0)

秋怀

明月从东来,幽窗光炯炯。

疏窗一尺许,写我肩与顶。

可怜窗下心,愧此窗上影。

(0)

送廖八下第归衡山

曾作关中客,尝窥百二疆。

自言秦陇水,能断楚人肠。

失意倦京国,羁愁成鬓霜。

何如伴征雁,日日向衡阳。

(0)

答陈景贤

一剑挂寒壁,艰危气不衰。

鬓痕朝镜觉,书味夜灯知。

梦断潮生枕,愁新雁入诗。

思君心欲折,又负菊花期。

(0)

山村冬暮

衡茅林麓下,春色已微茫。

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

樵期多独往,茶事不全忙。

双鹭有时起,横飞过野塘。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