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入名园,层峰环竹树。
莫问是谁家,湖山最深处。
偶尔入名园,层峰环竹树。
莫问是谁家,湖山最深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偶然探访名园的体验,诗人步入层层叠嶂环绕的竹林与树木之中,仿佛置身于一片幽静而神秘的自然之中。"莫问是谁家"一句,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暗示了此处并非凡间居所,而是隐藏在湖光山色最深处的仙境。"湖山最深处"则强调了此地的隐秘与绝美,让人不禁想象其中蕴含的无限风光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追求。诗中运用的意象如"层峰"、"竹树"、"湖山"等,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致,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国士苟微禄,携家千里行。
乡关寒食节,邮舍冷猿声。
落日和云尽,离觞与泪倾。
衔冤仍送别,何以慰浮生。
人世无百岁,尘劳枉营营。
岂如田园乐,歌啸送馀生。
况同盘石上,开亭石为屏。
卷帘春雨足,洗耳松风鸣。
孤鸟望中没,淡烟山际横。
时复命儿息,讲道或传经。
经罢哦五言,珠玑沧海倾。
嗟我无羽翼,往适幽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