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阑干》
《玉阑干》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纤云净捲凉天宇。几点冷萤黏玉树。

相逢此景耐回肠,休閒话、月明前度。

帕罗欢唾馀香污。掩綵菱、眉黛非故。

近来别梦索无凭,争安排、万种愁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清凉的画面,"纤云净捲凉天宇"写出了天空中轻盈的云朵在微风中散开,透露出夜晚的凉意。"几点冷萤黏玉树"则通过几点萤火虫的闪烁,增添了神秘与静谧的氛围,仿佛它们粘附在晶莹如玉的树梢上。

诗人在此情境中与佳人相遇,"相逢此景耐回肠"表达了此刻心境的复杂,美景与离愁交织,使得情感难以平静。"休閒话、月明前度"暗示了他们曾共度的美好时光,月光下旧事重提,更添离别的伤感。

"帕罗欢唾馀香污"一句,可能是女子的香气残留,却已不再新鲜,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掩綵菱、眉黛非故"进一步描绘女子容貌的变化,昔日的美丽如今只能在回忆中追寻。

最后,"近来别梦索无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思念,梦境中的相聚也无法成为现实依托。"争安排、万种愁绪"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纷繁复杂的愁苦情绪,将离别之痛推向高潮。

整体来看,这首《玉阑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独特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次周畏斋韵赠敖气完贰尹·其一

事君论道不论官,沥血书辞见肺肝。

自昔朝阳争识凤,如今枳棘暂栖鸾。

江湖远念悬双阙,霄汉贤声动百蛮。

公论到头应有定,莫将荣辱眼前看。

(0)

自宝庆之沅州

邵阳西与桂阳通,踏破烟霞几万重。

石路湿如泥路滑,远山青比近山浓。

浮云出洞奔苍狗,枯树横溪卧老龙。

风雨经旬春未暖,弊貂羸马笑龙钟。

(0)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其一

春闱榜揭长安日,二百人中无旧识。

识君久矣羡君贤,求美岂知遗国色。

人生出处固有命,举措未明畴塞责。

我惭无地君见容,不但娄公称盛德。

相逢剧饮如吸川,荣辱且付金樽前。

华阳咫尺终须到,肯向河东号斥仙。

(0)

三灶山

三灶霏微翠欲连,浮云飞动似炊烟。

孙虞应是难增减,长伴貔貅宿海边。

(0)

悲井澳

白雁过,江南破,更无一寸土可坐。

自闽入广随波流,胡尘暗天天亦愁,黄芦霾岸风飕飕。

上有深井山,下有仙女澳,渔舟不往御舟到。

风吹御舟力排奡,嗟嗟悲哉谁与告。

谁与告兮悲复悲,逢崖则止会有时,星星之火奚威为。

君不见,青苗行时不敢语,大事已逐黄龙去。

又不见,金牌出时不可回,杀气先随白雁来。

舒王生,鄂王死,宋家刑赏乃如此。

嗟嗟井澳徒悲尔。

(0)

宝林寺六景·其一飞来钟

曾闻大地出胞胎,蓦地洪音震蛰雷。

唤醒定中霜夜梦,却疑狮子复飞来。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