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井澳》
《悲井澳》全文
明 / 黄瑜   形式: 古风

白雁过,江南破,更无一寸土可坐。

自闽入广随波流,胡尘暗天天亦愁,黄芦霾岸风飕飕。

上有深井山,下有仙女澳,渔舟不往御舟到。

风吹御舟力排奡,嗟嗟悲哉谁与告。

谁与告兮悲复悲,逢崖则止会有时,星星之火奚威为。

君不见,青苗行时不敢语,大事已逐黄龙去。

又不见,金牌出时不可回,杀气先随白雁来。

舒王生,鄂王死,宋家刑赏乃如此。

嗟嗟井澳徒悲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破败的景象,以白雁南飞起兴,象征着战乱的侵扰和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描述白雁南迁、胡尘弥漫、黄芦岸边风声凄厉的场景,展现了战争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白雁过,江南破”,开篇即点明主题,白雁南飞,暗示了战乱的背景,江南破败的现实。接着,“更无一寸土可坐”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战乱中人们无处安身的悲惨境遇。诗人随后描绘了从福建进入广东的艰难旅程,以及胡尘蔽日、天愁地暗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

“黄芦霾岸风飕飕”一句,通过黄芦在风中摇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不安。紧接着,诗人提到“上有深井山,下有仙女澳”,通过对比深井山的险峻和仙女澳的宁静,反衬出战争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渔舟不往御舟到”一句,将战争中的船队与渔舟进行对比,突出了战争对正常生活秩序的破坏。御舟的到来,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力和控制,而渔舟的缺席,则反映了普通百姓在战乱中的无助和逃避。

“风吹御舟力排奡”一句,通过风吹御舟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力量的对抗和冲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悲叹,并提出了“谁与告兮悲复悲”的疑问,表达了对战争无辜受害者命运的同情。

最后,“君不见,青苗行时不敢语,大事已逐黄龙去”和“又不见,金牌出时不可回,杀气先随白雁来”两句,分别引用了历史典故,通过“青苗”和“金牌”的比喻,揭示了战争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严重破坏,以及其不可逆转的残酷性。

“舒王生,鄂王死,宋家刑赏乃如此”一句,直接指出了历史上的悲剧事件,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制度和战争政策的批判。诗人通过这一句,强调了战争对国家治理和道德秩序的破坏。

“嗟嗟井澳徒悲尔”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井澳(可能象征着战争中的某个具体地点)的哀悼和无奈,同时也蕴含了对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民的苦难,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强烈批判和对和平的渴望。

作者介绍
黄瑜

黄瑜
朝代:明

黄瑜,字廷美,自称双槐老人,香山(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约明孝宗成化中前后(1470年前后)在世,景泰七年(1456年)举人。他参加会试的时候名列乙榜,因为不愿去做不官,于是去做太学生,但接连几年参加会试仍没考中进士,只好由小官做起,后来曾升迁为惠州府长乐县知县。他做县官政绩颇佳,百姓也颇拥戴他。但他性情则刚直不阿,与上级关系处得不好,屡次得不到升迁,作了十五年知县后弃官不做,回到广州会城。
猜你喜欢

自军山铺中趋龙阳道中风雨甚苦用夏桂洲壁间韵

荒山盘回几千叠,没胫深泥满阡陌。

朔风凄雨更昏昏,仆夫相顾无颜色。

隔林雨歇闻鸣鸡,夹舆青青桃竹齐。

日午破亭炊野饭,天寒古渡走荒藜。

谁家茆屋云深处,不识阴晴掩关住。

(0)

甬江·其二

江柳愧先秋,风光即柳州。

潮声疑旧雨,暝色弄新愁。

独喜天青眼,人惊浪白头。

微阳方布暖,莫遣瘴云浮。

(0)

海渔

何物此老人,杀竹南山青。

维以双茧丝,赤脚踏沧溟。

沧溟有鼋鱼,尾甲摇烟星。

长竿不易触,经年失饪烹。

咄咄世间人,潢污事鲿鲭。

朝取或盈车,暮引足充羹。

室以骄妇子,堂上媚宾朋。

老人在海上,岂无羡鱼情。

重理珊瑚竿,黄金以为绳。

河伯恐戒严,无使神龙惊。

吾今大下手,鸾刀伐鲵鲸。

(0)

桐庐道中

诸山夹水一千重,七月扁舟汗雨浓。

槠叶全青秋隐浦,桐江半黯月当峰。

浅流见石高于象,旱气横天白似龙。

来濯清风子陵庙,豆无丹荔荐芙蓉。

(0)

春早

牛膝寒嵚嵚,野日收蛮雾。

鹁鸠溪南来,催人脱布裤。

(0)

林下

窅谷千年树,深山五寸苔。

休官非绝响,今见一人来。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