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佩晨趋谒紫闱,晓乌欢趁万年枝。
风吹花片依龙扆,雾带檀香绕凤墀。
簪绂幸逢周典礼,蛮酋争睹汉威仪。
顾惭袜线无襌补,愿矢丹衷咏素丝。
鸣佩晨趋谒紫闱,晓乌欢趁万年枝。
风吹花片依龙扆,雾带檀香绕凤墀。
簪绂幸逢周典礼,蛮酋争睹汉威仪。
顾惭袜线无襌补,愿矢丹衷咏素丝。
这首《早朝》描绘了明朝时期宫廷早朝的庄严与肃穆。诗人郭棐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朝廷官员们在清晨时分步入皇宫,恭敬地向皇帝禀报政务的场景。
“鸣佩晨趋谒紫闱”,开篇即以“鸣佩”形容官员们佩戴的玉佩在清晨的阳光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他们急切地前往皇宫,表达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君主的敬畏。“紫闱”则象征着皇宫的庄严与神圣。
“晓乌欢趁万年枝”,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乌鸦的叫声比作欢声,它们似乎也在为这庄重的仪式增添一份喜庆,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庄重的氛围。
“风吹花片依龙扆,雾带檀香绕凤墀。”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早朝的气氛。微风轻拂,花瓣随风飘落,仿佛是自然界的精灵在向龙椅致敬;而檀香缭绕,雾气弥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象征着皇帝的威严与神圣。
“簪绂幸逢周典礼,蛮酋争睹汉威仪。”“簪绂”指官员们的官服和头饰,这里表达了对古代礼仪制度的尊重和对汉文化的自豪感。蛮酋在这里泛指外国使节或边疆民族首领,他们前来朝见,见证了大明帝国的强盛与文明。
“顾惭袜线无襌补,愿矢丹衷咏素丝。”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自省,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之心。他自知学识有限,无法像古人那样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愿意像素丝一样,坚韧不拔,忠心耿耿地为国家服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朝早朝的庄严与官员们的忠诚,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和职责的深刻反思。
泛春游花明柳暗,轻舟自缓于马。
江乡十里珠帘卷,笑指状元来也。
情多寡、择好句,旗亭壁上亲题写。
春风无价,倘妙手传神,画来团扇,风度定闲雅。
清暇日,重启读书旧舍,古人谁足方驾。
天公厚意科名美,莫恋月村烟社。
抛酒斝、念国士,遭逢魏阙添萦惹。
翻经长夏,将后世评论,他年事业,料理一灯下。
乍离蓬岛。约风裳几褶,羽衣缥缈。
负筠蓝、半亸香肩,纵力不胜娇,肯抛瑶车。
塞外归来,又一度、沧桑枯槁。
绾燕支小髻,辫发新盘,蛮妆偏好。
破费功夫多少,看明金错绣,一天风调。
算不比、画里真真,倚三尺绡,许人低叫。
我忆余杭,问花让,几人沽了。
拼忍受、王远仙鞭,一亲长爪。
万绿祛尽心如水,孤光一轮亭午。
淡极逾明,清中更媚,倍觉精华四吐。苍凉院宇。
尽高与天游,悄无人处。
默坐澄观,世闲娱乐总蠲去。
潇洒情味正浓,是平生至乐,仙界真趣。
碧海迢迢,青天夜夜,映彻无边风露。蜺旌翠羽。
记同步烟霄,旧时俦侣,定也怜予,尘俗还寄旅。
城南近韦曲,路入蒹葭青断续。休藉雅琴怨筑。
天籁送声,何须丝竹。晴皋润绿,看野人、家在盘轴。
斜阳外,一蹊乱叶,婉转道深谷。芬馥。
半篱黄菊,任野鹤,闲云往复。溪边来去路熟。
十亩闲桑,五斗收粟。素心来共宿。
有快意,新诗互读。清尊对,溪堂松下,夜气皎寒玉。
中庭地白,爱翠阴悄悄,如伴凄寂。
静里相看,疑有松香,天风吹堕琼瑶席。
清晖荏苒将人近,正写出、秋心无迹。
笑画堂、酒绿灯红,辜负天街凉色。
还记絺衣挂处,半林白露下,光浸萝薜。
俯拾可缘,仰涕凌虚,纤云浣尽空碧。
无端隐约翻鸦点,又落叶、渐添萧起槭。
定有人、起赋秋声,响答暗蛩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