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书寂音堂壁三首·其二》
《偶书寂音堂壁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寂音閒杀益风流,寒涕垂膺懒更收。

得失是非都放却,死生穷达信缘休。

湘中戏剧三千首,海上归来十二秋。

斋罢展单吾自课,暮年眠食更何求。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偶书寂音堂壁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寂音堂时的心境与思考。

首句“寂音閒杀益风流”,诗人以“寂音”形容环境的宁静,这种宁静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和艺术情操。“閒杀”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惜与享受。接着,“寒涕垂膺懒更收”一句,诗人通过自己的情感状态,进一步深化了对环境的感知,寒意不仅来自外界的温度,也可能是内心的一种感受,而“懒更收”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情感的接纳与释放。

“得失是非都放却,死生穷达信缘休”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得失、是非、生死、穷达的超脱态度,认为这些都不应成为束缚自己的因素,应当顺其自然,不强求结果。这种豁达的人生观,体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

“湘中戏剧三千首,海上归来十二秋”两句,诗人以湘中戏剧的丰富和自己海上归来的经历,展现了他丰富的艺术创作和生活阅历。这里的“三千首”并非实指,而是夸张地形容作品之多,体现了诗人的创造力和艺术成就。

最后,“斋罢展单吾自课,暮年眠食更何求”两句,诗人描述了斋戒后的自我学习与提升,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淡泊态度。通过“更何求”这一问句,诗人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淡漠,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超然态度,是一首富有禅意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自杨庄渡河下淮船抵吴门道中纪事写怀六章·其五

同侣皆浩叹,顾我筹未然。

各有亲孥存,存亡今难言。

尔我如弟昆,半载同食眠。

万一遘所凶,所戴匪异天。

当谋生死宜,视此白日悬。

白日有晦明,心腑无磨镌。

莫争匹妇仁,枉与沟壑填。

斯言未忍终,痛泪交沦涟。

逆向西来风,洒与东流川。

川以风荡回,泪以心沸煎。

万籁无一和,万象无一妍。

有象但成夕,有籁皆成鹃。

安知身所之,前路非黄泉?

(0)

大野三章·其二

层云作緅色,电影射津门。

雨挟荒沙去,风追鸷鸟奔。

秋光归敛肃,夕气接浑沦。

秉烛谁能寐,床床屋漏痕。

(0)

乌夜啼

霜乌哑哑啼,一何声之悲。

帐心华烛交玉辉,拥衾絮语吾知谁。

千欢万乐赠离别,梦里重逢鬓如雪。

(0)

旅夕感怀七章·其五

出山无静云,行路无美人。

慕彼村居叟,七十能负薪。

谁无双玉佩,炫世即匪珍。

转忧箧中閟,适受造物嗔。

屠沽可绅笏,高节空渭莘。

我将携琅玕,垂钓东海漘。

(0)

江行五章·其三

锦树射堂晚,荒笳铁瓮秋。

高文悬沈左,长戟拓孙刘。

古思沈沙草,残山有佛楼。

老渔无閒感,花溆狎春鸥。

(0)

邓尉纪游诗八章·其四

閒寮借僧榻,且度今夕眠。

夜中梦微觉,过枕闻鸣泉。

吾生苦行役,尘瀵难自蠲。

何期奔逐中,得与空山缘。

晨兴踏松磴,爽净无留烟。

浮岚一川皛,白鸟媚其间。

始知夜来雨,一洗群象妍。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