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
《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十载都城客,孤身冒百艰。

一饥非死所,万里有生还。

去国吾何意,从人病不间。

共看双白鬓,似得半生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yuèshísānchūshànmén
sòng / chénshīdào

shízǎidōuchéngshēnmàobǎijiān

fēisuǒwànyǒushēnghái

guócóngrénbìngjiān

gòngkànshuāngbáibìnbànshēngxián

注释
十载:十年。
都城:京城。
客:漂泊者。
孤身:独自一人。
冒:面对。
百艰:无数困难。
一饥:饥饿。
非死所:不是死亡的归宿。
万里:万里之遥。
有生还:仍有生存希望。
去国:离开国家。
吾何意:我有什么打算。
从人:随波逐流。
病不间:疲惫不堪。
共看:共同看到。
双白鬓:两鬓斑白。
似得:仿佛得到。
半生闲:半生的悠闲时光。
翻译
十年来京城漂泊,独自面对无数困苦。
饥饿并非死亡的归宿,即使万里也能寻回生机。
离开国家我有何打算,随波逐流只觉疲惫不堪。
共同看着两鬓斑白,仿佛半生忙碌已成过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虽然题目中给出了,但根据你的要求,我仅就内容进行鉴赏:

"十载都城客,孤身冒百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长期在京都为客,历经种种艰辛,生活孤寂而艰难。

"一饥非死所,万里有生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存困境的坚韧态度,即使面临饥饿,也坚信自己能够熬过难关,有朝一日能够脱离困境,返回故乡。

"去国吾何意,从人病不间",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离开国家并非本愿,而是因为疾病缠身,不得不随波逐流。

"共看双白鬓,似得半生闲",最后两句感慨万分,与友人共看自己斑白的双鬓,感叹岁月匆匆,似乎只有在这样的半生漂泊后,才体会到些许闲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艰辛描绘,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刘随州长卿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楚水东去远,故人离别心。

登舟望落日,岸绝荆门阴。

晚棹向孤屿,收纶度前林。

天寒大泽暝,鸟没长淮深。

十载梦烟波,幽期共投簪。

白鸥故友待,向我如招寻。

渺渺初月色,嗷嗷飞鸿音。

相思若千里,遥寄沧浪吟。

(0)

别李伯承令弟得弟字

人生苦乖违,无论兄及弟。

当此严风晨,胡然生远思。

輶车送城闉,执手叹迢递。

借问叹者谁,齐国有二士。

一士良易知,易知获难弃。

譬彼双灵鸟,奇毛各有异。

一飞耀天衢,一养凌霄翅。

会短苦别长,何由判衣袂。

噭噭鸿雁音,聆之不能睇。

我为语阿伯,神物终当媲。

愿仲奋来仪,双鸣无终离。

(0)

古行路难

郢人夸白雪,后世珍其声。本非清庙?,徒为巴国倾。

不闻神人畅,肃雍奏唐庭。

一鼓百兽舞,再鼓凤鸟鸣。

洋洋三鼓乱,天地咸清宁。

嗤彼惠施台,胡然悦晋平。

暴风堕廊瓦,三年宜惊奔。

谁能为此曲,钦哉古放勋。

(0)

灵隐次颖法师韵

往来白云社,坐卧丹枫林。

斋饭经未罢,应门僧屡寻。

出寺不觉远,向山情转深。

前溪正落日,去住亦无心。

(0)

娄江舟中题画送王平仲游南雍

黄姑湾头黄梅雨,复岸重冈映村坞。

布帆遥为故人开,一片离心寄江浒。

金陵悠悠隔烟树,故人指日金陵去。

男儿会当有知己,三十成名未云暮。

桃叶渡头小桨迎,鸡笼山下蹇蹄轻。

胜事因风向予说,旧游何处不关情。

(0)

题文徵仲小景

竹桥横小涧,泉响落空山。

惟有幽栖客,扁舟恣往还。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