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绿玉卮,门外青丝鞚。
妾泪几时晴,郎去何曾送。
小雨续轻寒,浅醉联残梦。
睡损髻心螺,敲折钗头凤。
堂前绿玉卮,门外青丝鞚。
妾泪几时晴,郎去何曾送。
小雨续轻寒,浅醉联残梦。
睡损髻心螺,敲折钗头凤。
这首《生查子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情感与生活中的复杂心境。
首句“堂前绿玉卮”以“绿玉卮”这一形象生动的酒杯比喻,暗示了女子所在环境的雅致与生活的奢华,同时也预示着情感的波澜即将展开。接着,“门外青丝鞚”则以马匹的缰绳象征着外界的诱惑与远方的旅人,为后续的情感发展埋下伏笔。
“妾泪几时晴,郎去何曾送。”这两句直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她的眼泪何时才能停止,她的爱人何时才会归来?“晴”字不仅指天气,更暗喻了情感的明朗与和解。而“郎去何曾送”则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不舍与无奈,即使知道爱人离去,她也未曾真正送别,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
“小雨续轻寒,浅醉联残梦。”小雨连绵,轻寒未散,女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借酒浇愁,试图在梦中寻找慰藉。然而,即使是短暂的醉意也无法彻底摆脱现实的困扰,梦醒后仍是残缺不全的回忆。
“睡损髻心螺,敲折钗头凤。”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因情感困扰而产生的身体与心灵的疲惫。她精心打理的发髻因为睡眠不足而显得凌乱,如同心螺般破碎;而用来装饰的钗头凤也在不经意间被敲折,象征着她内心世界的脆弱与破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位女子在情感与生活中的挣扎与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接受。诗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对情感的细腻描绘,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