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四首·其三》
《元夕四首·其三》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药炉汤鼎煮孤灯,禅版蒲团老病僧。

儿女强修元夕供,玉蛾先避雪鬅鬙。

(0)
翻译
药炉中炖着药汤,旁边孤灯闪烁,一位年迈病弱的老僧在蒲团上打坐。
家中的孩子们勉强准备元宵节的供品,但美丽的玉蛾却害怕纷飞的雪花。
注释
药炉:煮药的器具。
汤鼎:大锅,用于熬煮。
孤灯:独自燃烧的灯火。
禅版:僧人诵经用的木板。
蒲团:僧人打坐的垫子。
老病僧:年老且有病的僧人。
儿女:指家中孩子。
元夕供:元宵节的供品。
玉蛾:形容美人的名字,此处代指女子。
雪鬅鬙: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画面,诗人范成大在元宵节这个热闹的夜晚,独自一人在药炉旁煮着孤灯,身处禅房之中,坐在蒲团上,显得老迈且疾病缠身。他提到儿女们虽然尽力准备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但他并未沉浸其中,反而对节日的繁华有所回避。"玉蛾先避雪鬅鬙"一句,以比喻手法形容明亮的灯火(玉蛾)不愿照进他的世界,宁愿避开那纷乱如雪的灯火,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超然物外的心境。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含深沉人生感慨的元夕诗篇。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癸酉冬赴部除夜宿信州客舍

隔屋青灯一点明,卧听檐雨落三更。

无因作得还乡梦,门外儿童爆竹声。

(0)

寄驿梅

春色满梢头,所思尚千里。

京洛贵人多,谁欤堪寄似。

(0)

采芹亭·其十二

野性于人投合少,惟山差与意中宜。

专留一榻为渠下,绝似陈蕃见稚时。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七

极知云月浩无边,所恨舂容欠大篇。

宵立我犹嫌俗士,形臞尔可配儒仙。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四

一生梦不识愁台,口吻悲鸣有底哀。

树上玉人应冷笑,从今不敢送愁来。

(0)

清秀山

寻遍洞天三十六,苍灵独闭此岩扉。

旋除野草开新径,遮莫寒藤刺客衣。

岁月偶同题壁字,烟霞似不放人归。

把茅欲作开山主,已落瞿昙第二机。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