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围密雪卷寒风,漠漠江天眼界空。
不辨潇湘何处是,孤舟蓑笠一渔翁。
四围密雪卷寒风,漠漠江天眼界空。
不辨潇湘何处是,孤舟蓑笠一渔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冬日的江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
首句“四围密雪卷寒风”,开篇即以“密雪”和“寒风”营造出一片严冬的氛围,四周被厚厚的雪花覆盖,凛冽的寒风吹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仿佛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次句“漠漠江天眼界空”,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辽阔的江面与天空,两者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意境。这里的“漠漠”二字,既形容了江面的广阔无垠,也暗示了天地间的一片寂静,给人一种孤独而辽远的感觉。
第三句“不辨潇湘何处是”,在此基础上,诗人巧妙地引入了潇湘这一地理概念,但通过“不辨”二字,表达了在如此广阔的景色中,即便是著名的潇湘之地也无法轻易分辨,强调了环境的宏大与复杂,同时也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最后一句“孤舟蓑笠一渔翁”,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位渔翁独自坐在小船上,身着蓑衣,头戴斗笠,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人的渺小与孤独。这不仅表现了渔翁的生活状态,也象征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江边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人的渺小,同时蕴含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中春膏雨歇,雕阑晓,最好海棠时。
正新梢吐绿,万苞凝露,暖铺云锦,香点胭脂。
向枝上,绪风开秀色,桃李尽成蹊。
朱唇晕酒,脸红微透,翠纱轻卷,红映丰肌。
严宸风光主,临赏处,玉殿丽日迟迟。
天与造化西蜀,浓艳芳菲。
待绣帘卷起,欢奉长乐,内木困多闲,同宴椒闱。
须是对花满酌,不醉无归。
密幄阴阴,正嘉花嘉木,尽成新翠。
蕙圃过雨,牡丹初歇,怎见浅深相倚。
好称花王侍。
秀层台、重楼明丽。
九重晓,狂香浩态,暖风轻细。
堪想诗人赠意。
喜芳艳卿云,嫩苞金蕊。
要看秀色,收拾韶华,自做殿春天气。
与持青梅酒,趁凝伫、晚妆相对。
且频醉,芳菲向阑可惜。
玉井生寒,正枫落吴江,冷侵罗幕。
翠云翦叶,紫锦攒花,暗香遍熏珠阁。
瑞非兰麝比,氤氲清彻寥廊。
向燕寝,团团秀色,巧宜围却。
宝槛浓开对列,蜂共蝶多情,未知花萼。
爱玩置向窗几,时时更碾,建春浇著。
最是关情处,惊梦回、酒醒初觉。
楚梅早,前村任他暗落。
绿结阴浓,渐南风初到、旧家庭院。
细麦落花,圆荷浮叶,翠径受风新燕。
乍晴还雨香罗怯,惜柳絮、已将春远。
最好处,清和气暖,喜拈轻扇。
好对层轩邃馆。
供极目晴云,晓江横练。
煮酒试尝,梅子团青,草草也休辞劝。
待等闲暇寻胜去,又闲事、有时萦绊。
且趁取良辰,醉后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