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郭茅亭子,联镳薄暮来。
田夫扫径罢,庭雀出墙回。
地僻隐狐兔,园荒迷草莱。
主人久不到,黄菊向谁开。
背郭茅亭子,联镳薄暮来。
田夫扫径罢,庭雀出墙回。
地僻隐狐兔,园荒迷草莱。
主人久不到,黄菊向谁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显荒凉的乡村景象。诗人以“背郭茅亭子”开篇,点明了地点——一座位于郊外的茅草亭,暗示了环境的偏远与自然的贴近。接着,“联镳薄暮来”,描述了朋友在傍晚时分一同前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相聚的温馨氛围。
“田夫扫径罢,庭雀出墙回。”这两句通过农夫清扫小路和鸟儿飞回庭院的动作,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农夫的劳作结束,鸟儿归巢,日落西山,一天的忙碌告一段落。
“地僻隐狐兔,园荒迷草莱。”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荒凉与野性,狐狸和兔子隐匿于僻静之地,荒废的花园被杂草掩盖,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自然之美。
“主人久不到,黄菊向谁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主人未至的期待与寂寞之情。黄菊象征着高洁与孤独,无人欣赏,独自开放,既是对主人的思念,也是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相聚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天目山人恋山住,天目之神诉上帝。
往者先朝时,此曹落魄不得意。
搜剔魍魉,调弄元气。
令我刺促竟岁无时宁,胡不驱之向燕京。
燕京酒价一夕增,七贵五侯倒屣迎。
吹嘘大路寒暑出,指顾阊阖风云生。
故人见君面,移尊日欢宴。
少年见君诗,下帷日吾伊。
忽闻除书唤,依然旧银艾。
节度唐粗官,长沙汉天外。
银艾笑君双鬓丝,鬓亦笑君银艾迟。
腰如杯棬项如磬,安用冯冯大腹为。
为汝歌,汝为舞。
但使文章不后王,断令名姓能张楚。
男儿失意一生,得意一生,莫悲祢衡,莫吊屈平。
若云流放比君甚,千古不断湘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