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生昔抗章,攀天动星辰。
芬芳一世间,谁能不见亲。
论交须论晚,辨材须辨真。
肺腑一相披,灼然世无人。
未央郁造霄,赖子表嶙峋。
慨焉念漳流,沦没连城珍。
石生昔抗章,攀天动星辰。
芬芳一世间,谁能不见亲。
论交须论晚,辨材须辨真。
肺腑一相披,灼然世无人。
未央郁造霄,赖子表嶙峋。
慨焉念漳流,沦没连城珍。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续五子篇(其二)魏郡石星》是一首咏物诗,以石星为题,表达了对石星品质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感慨。首句“石生昔抗章,攀天动星辰”描绘了石星坚韧不屈的形象,仿佛能与天上的星辰相抗衡。接下来,“芬芳一世间,谁能不见亲”赞美石星的内在美,暗示其德行出众,如同芬芳四溢,引人亲近。
“论交须论晚,辨材须辨真”强调了交友和识人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友谊和人才需要在时间的考验下显现出来。诗人进一步抒发对石星的欣赏:“肺腑一相披,灼然世无人”,意指石星的真诚和坦荡无人能及。
“未央郁造霄,赖子表嶙峋”将石星比作未央宫中的高峰,突显其卓尔不群,倚天而立。然而,“慨焉念漳流,沦没连城珍”又带出一丝惋惜,暗示石星虽然才华横溢,却可能因际遇不佳而被埋没,如同连城之珍沉于漳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石星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人才的珍视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天阔江南,秋未老、空江澄碧。
江外月、飞来千丈,水天同色。
万屋覆银清不寐,一城踏雪寒无迹。
况楚风、连陌竞张灯,如元夕。
山獠静,棠阴寂。
秋稼盛,香醪直。
听子城吹角,青楼横笛。
君不见、苏仙翻醉墨,一篇水调锵金石。
念良辰美景赏心时,诚难得。
困顿春眠,无情思、梦魂飘泊。
檐外雨、霏霏冉冉,乍晴还落。
山黛四围频入眼,柳丝一缕低荣阁。
念沈郎、多感更伤春,腰如削。
风入户,香穿箔。
花似旧,人非昨。
任游蜂双燕,经营拂掠。
海阔锦鱼传不到,洞深紫凤期难约。
谩彩笺、牙管倚西窗,题红叶。
重到西湖,春拆信、露花酥滴。
倚危栏、湖山佳处,短屏著色。
拟泛一舟苍莽岸,恐伤万里羁游客。
赖款门、修竹有高人,留狂迹。
倾盖意,真相得。
诗句里,曾相识。
看戛然飞动,笔端金石。
照眼光浮琼液满,断肠翠拥宫靴窄。
问多情、还肯借青鸾,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