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河山望未涯,飞流环玉漱云芽。
宫悬剑舄长春近,殿拥旌旗太乙遐。
古洞藤萝时坠雪,仙源桃李乱飞霞。
钧天忽听箫韶度,七日那能记暮笳。
百二河山望未涯,飞流环玉漱云芽。
宫悬剑舄长春近,殿拥旌旗太乙遐。
古洞藤萝时坠雪,仙源桃李乱飞霞。
钧天忽听箫韶度,七日那能记暮笳。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江山与神秘的仙境交织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历史韵味。
首句“百二河山望未涯”,以“百二”形容山河之多,望不到边际,展现出辽阔壮美的自然景观。接着“飞流环玉漱云芽”,描绘了瀑布如玉般飞溅,水珠在空中形成云雾,生动展现了山水之美。
“宫悬剑舄长春近,殿拥旌旗太乙遐”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宫殿悬挂着长剑和木屐,象征着权力与守护;殿前飘扬的旗帜,远达太乙星,寓意着统治者的威严与深远的影响。这里既有对现实政治的隐喻,也蕴含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古洞藤萝时坠雪,仙源桃李乱飞霞”则转向对仙境的描绘,古洞中藤萝间不时飘落雪花,仙源处桃李花开,霞光四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充满神秘感的氛围。
最后,“钧天忽听箫韶度,七日那能记暮笳”两句,以“钧天”象征天界,听到箫韶之音,仿佛置身于神仙世界。七日之后,仍难以忘怀傍晚的笳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审美空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自过信阳来,景物殊呰窳。
河南比鄂南,风土判良楛。
遂平房子国,周衰迁于楚。
中原若无人,鲸吞无所阻。
唐时平淮西,易名遂千古。
城西嵖岈山,战场今莽卤。
谁知五日间,此地复焦土!
强寇回霍邱,处处惊鼙鼓。
俯仰天地非,人民入刀俎。
呜呼十馀年,水火民何苦!
水莫如吕梁,山莫若太行。
兼二妙之山水,吾今果见诸马当。
马当峰拂高隼天,马当江蓄神龙渊。
龙腾水怒火轮?,峰峰壁立云涛连。
亘古屹立大江边,长江锁钥生寒烟。
一矶、一矶拥水圆,一落千寻地轴穿。
汹漭江流供插脚,轮菌庐阜疑并肩。
江水西来九派大,山翠东流万派外。
颇怪郦生「水经」疏,叙山不与马当会。
我闻马当山,风送王子安。
我来愿将一帆借,愧无雄词滕王高阁攀!
顺风直向鄱湖口,湖水入江山为走。
澎泽县西山色分,望见小孤犹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