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幽居似渭川,一川脩竹雪霜寒。
如何剪得苍苍玉,乞与诚斋作钓竿。
见说幽居似渭川,一川脩竹雪霜寒。
如何剪得苍苍玉,乞与诚斋作钓竿。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开篇“见说幽居似渭川”即设定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仙气的居所,渭川在古代常象征清净之地,故此处暗示诗人对于清净环境的向往。“一川脩竹雪霜寒”则进一步描绘出这样一个场景:在这幽静的居所中,有着连绵不绝的竹子,那些竹子仿佛被初冬的雪和霜覆盖,显得格外清冷,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下来的“如何剪得苍苍玉”则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以形容诗人对友人朱景元直节轩(官职名)所持竹竿的赞美之情。这里的“苍苍玉”既可理解为深绿色的玉,也可以比喻为纯洁无瑕的品德和高贵的精神状态。而“乞与诚斋作钓竿”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去捕捉那些如同清风明月般高洁的事物,或者是期待与之共同追求高尚的志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友人品德的赞美,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高洁境界的情怀。
紫荷盘若,向波心、溅溅鸿头高啄。
满喙明珠三百颗,一夕秋风吹落。
沙盎圆搓,麝汤旋煮,香喷佳人嚼。
杯盘凉夜,楚江风味依约。
今岁冷淡中秋,空阶雨湿,坐久寒生幕。
草草时新聊应候,儿子灯前欢噱。
趁暖争拈,分朋斗啮,翠屑纷如削。
老夫旁看,苦吟思与韩较。
叹西山归客,又愁里,过清明。
记幕燕巢倾,朝堂人去,往事堪惊。
行藏固非人力,顿尘缨、终愧草堂灵。
潘岳无间可赋,渊明何地堪耕。汉家一论到书生。
六合望澄清。甚楼上元龙,山中宰相,何止虚名。
当年卧龙心事,尽羽毛、千古见青冥。
憔悴中堂故吏,醉来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