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题宜春台》
《又和题宜春台》全文
宋 / 祖无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异乡何处散幽怀,赖得城中百尺台。

还向天涯经岁住,那知春色为唯来。

雪消江上看梅发,风暖衡阳有雁回。

强拟登高聊赋咏,再三愧乏楚人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òuchūntái
sòng /

xiāngchùsànyōu怀huáilàichéngzhōngbǎichǐtái

háixiàngtiānjīngsuìzhùzhīchūnwèishuílái

xuěxiāojiāngshàngkànméifēngnuǎnhéngyángyǒuyànhuí

qiángdēnggāoliáoyǒngzàisān媿kuìchǔréncái

翻译
在异乡何处寄托孤独情怀,幸亏城中有座高高的楼台。
整年居住在遥远的天边,哪曾想到春天会独自前来。
冰雪消融后,江面梅花绽放,衡阳的雁群因气候转暖而回归。
勉强尝试登高吟诗作赋,但多次感到才疏学浅,愧非楚地的才子。
注释
异乡:指诗人身处的外地。
赖得:幸亏,依赖。
城中百尺台:城中的高楼或观景台。
天涯:极远的地方。
春色:春天的景色。
雪消:冰雪融化。
梅发:梅花盛开。
风暖:天气变暖。
雁回:大雁南归。
聊赋咏:随意吟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借助宜春台寄托思乡之情的场景。首句"异乡何处散幽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旧,而"赖得城中百尺台"则点出宜春台成为他排解愁绪的所在。接下来的"还向天涯经岁住,那知春色为唯来",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不知春光已悄然来到,流露出对家乡春色的深深怀念。

"雪消江上看梅发,风暖衡阳有雁回"两句,通过江边梅花开放和南归的大雁,进一步勾勒出季节变换和远方故乡的联想。最后,诗人试图借登高赋诗来抒发情感,但自谦地说"强拟登高聊赋咏,再三愧乏楚人才",表达了对自己才情的谦逊,以及对故乡文化的向往和自愧不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游子情怀为主线,融入了自然景象和季节变迁,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祖无择
朝代:宋   字:择之   籍贯:蔡州上蔡   生辰:1011—1084

( 1011—1084)蔡州上蔡人,初名焕斗,字择之。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猜你喜欢

闲居十首·其八

病减还思近曲生,嚼花嗅蕊对空瓶。

不应斗酒钱三百,犹惜春衣耐独醒。

(0)

次韵赵帅

平山已自胜超然,况复莺花二月天。

管领莺花属仙伯,不应草草赋归田。

(0)

次韵吴守四首·其一

十日阴寒此日晴,归来趁赏大花春。

主家千斛香泉碧,却自摩挲漉酒巾。

(0)

次姜尧章饯徐南卿韵二首·其二

风调心期契钥同,谁教社燕辟秋鸿。

莫年孤陋仍漂泊,可得斯人慰眼中。

(0)

次张节推山字韵诗留其行·其四

粹学堂堂真有本,玄谈亹亹尽无间。

小回馀事入诗律,句法还能逼后山。

(0)

早春十绝呈石湖·其一

不是风寒即雨寒,朝来春意破天悭。

怪君未解春皇意,恐把韶华付等闲。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