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栏槛有佳期,公子开颜乍拆时。
翠幄密笼莺未识,好香难掩蝶先知。
愿陪妓女争调乐,欲赏宾朋预课诗。
只恐却随云雨去,隔年还是动相思。
暮春栏槛有佳期,公子开颜乍拆时。
翠幄密笼莺未识,好香难掩蝶先知。
愿陪妓女争调乐,欲赏宾朋预课诗。
只恐却随云雨去,隔年还是动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宴饮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暮春栏槛有佳期”即设定了一个温馨而愉悦的时刻,公子笑容满面,似乎是在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接下来的“翠幄密笼莺未识”和“好香难掩蝶先知”,则是对牡丹花的赞美。翠幔指的是牡丹盛开时四周形成的一种保护或装饰,莺鸟在这里代表着细腻的感受,而蝶则象征着生命中的轻盈与自由,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美好得令人沉醉的氛围。
“愿陪妓女争调乐,欲赏宾朋预课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和歌女们一同享受音乐的愉悦,以及对朋友间共同吟咏诗词的期待,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生活中的艺术享受有着浓厚的情感。
然而,在这美好情境中,诗人也不忘表达对即将逝去的担忧。末句“只恐却随云雨去,隔年还是动相思”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以及人们在面对分离时不可避免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人间聚散的一种无奈的情感。
读书万卷必读律,此语偶自坡公出;
其实二者匪殊观,治心救世理则一。
书之注疏多于书,律亦如是贵详悉。
后生聪明且轻薄,瞥眼看律如驰驿;
句可割裂字可删,顿令本文无完质。
律文尚遭刽子手,区区民命复何有!
民命纵为君所轻,舞文无乃露其丑;
君久自负读书人,只恐读书亦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