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晓薄藏难深,向人含笑春不禁。
动宜含笑静宜怨,花里春人与肠断。
平川平见初莺飞,初日初照城草肥。
竹帘风妥拒山黛,柴门露滑横藓衣。
春人梦春晨未醒,恐有春魂贴春影。
魂边陌路杨柳稀,眠底楼台水天迥。
黄毛乳鸭浮过河,春人出帘花在波。
花低缭梦愁难唤,人病伤春弱奈何。
出门春残客心苦,不梦晴云梦凉雨。
莫嫌折作疏鬓簪,怜惜春人同此心。
烟气晓薄藏难深,向人含笑春不禁。
动宜含笑静宜怨,花里春人与肠断。
平川平见初莺飞,初日初照城草肥。
竹帘风妥拒山黛,柴门露滑横藓衣。
春人梦春晨未醒,恐有春魂贴春影。
魂边陌路杨柳稀,眠底楼台水天迥。
黄毛乳鸭浮过河,春人出帘花在波。
花低缭梦愁难唤,人病伤春弱奈何。
出门春残客心苦,不梦晴云梦凉雨。
莫嫌折作疏鬓簪,怜惜春人同此心。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漫步吴江畔的所见所感,以桃花为引线,细腻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哀愁。
首句“烟气晓薄藏难深”,描绘了清晨薄雾轻笼的景象,烟气虽轻,却难以完全隐藏住万物的生机。接着“向人含笑春不禁”,桃花含笑,春意盎然,仿佛无法抑制地绽放着生命的活力。
“动宜含笑静宜怨”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桃花动态与静态时的不同情感,动时如含笑,静时似怨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桃花的多情与敏感。
“平川平见初莺飞,初日初照城草肥”,描绘了春日平川上初现的莺鸟飞翔,以及初升太阳照耀下城市中草木的肥美,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竹帘风妥拒山黛,柴门露滑横藓衣”,通过竹帘、山色、露水、苔藓等元素,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春人梦春晨未醒,恐有春魂贴春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担心春天的魂魄会在不经意间消逝。
“魂边陌路杨柳稀,眠底楼台水天迥”,描绘了春天的路旁杨柳稀疏,楼台与天空相接的辽阔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广阔与深远。
“黄毛乳鸭浮过河,春人出帘花在波”,通过黄毛乳鸭在河中游弋的画面,与诗人走出竹帘、花映水面的情景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
“花低缭梦愁难唤,人病伤春弱奈何”,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天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时光易逝的忧愁。
“出门春残客心苦,不梦晴云梦凉雨”,描绘了诗人走出门外,面对春末的景象,心中充满了离别的苦涩,无论是期待晴朗的云彩还是凉爽的雨水,都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与怀念。
“莫嫌折作疏鬓簪,怜惜春人同此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桃花的喜爱与怜惜,即使折下作为头饰,也如同怜惜春天的人们一样,共同怀揣着对春天的深情与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春日景色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哀愁,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蹇余负偏业,束发慕修辞。
虽非通人好,往往中所私。
濩落青云交,泥涂渐言归。
清庙奏朱弦,听者晨已疲。
更为新声转,四坐尽歔欷。
识曲辨其真,遘子良以希。
流水何冷冷,归鸿在遥圻。
为君起三叹,拂拭黄金徽。
群秀方谢朱,忽与玄冥迫。
萧条在时寓,达者亦有适。
木落鲜滞欢,枫留蕴明色。
敛汎澄天根,回滋收地脉。
辽空吐纤翳,青崖间微滴。
兴至不尽觞,毋乃佳时掷。
况我英公子,肃徒罗周席。
密坐人起端,遴欢任所择。
纾华起物胜,用壮缘酒德。
窃冀燕然勋,敬为閟馀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