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郡圃景邹亭,浇酒林庄下马陵。
白草西风秋莽莽,青山北郭路登登。
柱头且看谁为鹤?骥尾何惭我附蝇。
坐待秋凉行有日,老夫扶惫策乌藤。
题诗郡圃景邹亭,浇酒林庄下马陵。
白草西风秋莽莽,青山北郭路登登。
柱头且看谁为鹤?骥尾何惭我附蝇。
坐待秋凉行有日,老夫扶惫策乌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邹坟祭扫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联“题诗郡圃景邹亭,浇酒林庄下马陵”以“题诗”、“浇酒”等动作,营造出哀悼与缅怀的氛围,邹亭与林庄则为祭扫之地提供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背景。
颔联“白草西风秋莽莽,青山北郭路登登”通过“白草”、“西风”、“秋”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萧瑟而深沉的秋日景象,与祭扫的肃穆情感相契合。“莽莽”与“登登”分别形容草木的茂盛与道路的蜿蜒,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壮美,也隐含着前行的艰辛与决心。
颈联“柱头且看谁为鹤?骥尾何惭我附蝇”运用了“鹤立鸡群”与“附骥尾”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地位与能力的谦逊态度。鹤象征高洁与超脱,骥尾则比喻追随者,诗人自比为附于他人之后的小蝇,表达了对卓越者的敬仰与自我定位的谦卑。
尾联“坐待秋凉行有日,老夫扶惫策乌藤”展望未来,诗人期待在秋凉之时再次踏上旅程,虽然年事已高,身体疲惫,但仍手持乌藤杖,坚韧地前行。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也流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人生旅途的坚定与乐观态度。
君去采芹藻,那知事不同。
乾坤已易主,礼乐尚儒宫。
雨过山仍绿,春归花尽红。
悠悠圣门意,千古独清风。
夕烽戍鼓。悲凉江岸淮浦。雾隐孤城,水荒沙聚。
人共语。尽向来胜处。谩怀古。问柳津花渡。
露桥夜月,吹箫人在何许。缭墙望篽。粉黛成黄土。
惟有江东注。都无虏。似旧时得否。
匏系弥年,江北江南,羡君去来。
笑山横南浦,朝来爽致,文书堆案,胸次生埃。
放旷如君,拘縻如我,试问人生谁乐哉。
真难学,是得留且住,欲去须回。何时竹屋茅斋。
去相傍为邻三径开。
撰小窗临水,危亭当巘,随宜有竹,著处须梅。
坐读黄庭,手援紫藟,一寸丹田时自栽。
当馀暇,更与君来往,林下徘徊。
崚嶒玉削三千丈,翠泼岚光冷相向。
风含太古云气长,变化溟濛纷万象。
阴晴一日具四时,天籁壑深虚自响。
神山娟妙擢群参,锦绣铺张献奇状。
蟠根积铁汇百川,龙矫蛟翻饶跌宕。
势连三楚此开国,故垒荒宫带溪瀼。
楼台井邑老风烟,环佩清闻驻仙仗。
竹林风味便读易,久与江山为辈行。
鸣弦馀暇豁心眼,戏著飞阑云雨上。
爽明自可达壅蔽,野获又何劳草创。
政和民气长似春,景迥心平过于掌。
征鸿明灭志何杳,黄鹄追随意尤放。
当年李杜经行处,太史银钩刻青嶂。
宝刀珠瑟出耕垦,曲水纤腰迷草莽。
牢盆古隶杂秦篆,飞动閒摹永平样。
珊瑚交柯炯不蚀,髣髴将军勋业壮。
英雄繁盛随流水,时有竹枝赓牧唱。
孔泉文物起骚经,国色明妃守孤尚。
我家峨眉紫翠间,为爱奇峰甘蒟酱。
秋风野水忆丝莼,击汰夷犹理烟榜。
《题巫山瞻华亭》【宋·邓谏从】崚嶒玉削三千丈,翠泼岚光冷相向。风含太古云气长,变化溟濛纷万象。阴晴一日具四时,天籁壑深虚自响。神山娟妙擢群参,锦绣铺张献奇状。蟠根积铁汇百川,龙矫蛟翻饶跌宕。势连三楚此开国,故垒荒宫带溪瀼。楼台井邑老风烟,环佩清闻驻仙仗。竹林风味便读易,久与江山为辈行。鸣弦馀暇豁心眼,戏著飞阑云雨上。爽明自可达壅蔽,野获又何劳草创。政和民气长似春,景迥心平过于掌。征鸿明灭志何杳,黄鹄追随意尤放。当年李杜经行处,太史银钩刻青嶂。宝刀珠瑟出耕垦,曲水纤腰迷草莽。牢盆古隶杂秦篆,飞动閒摹永平样。珊瑚交柯炯不蚀,髣髴将军勋业壮。英雄繁盛随流水,时有竹枝赓牧唱。孔泉文物起骚经,国色明妃守孤尚。我家峨眉紫翠间,为爱奇峰甘蒟酱。秋风野水忆丝莼,击汰夷犹理烟榜。
https://shici.929r.com/shici/bWmZe7NZ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