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采芹藻,那知事不同。
乾坤已易主,礼乐尚儒宫。
雨过山仍绿,春归花尽红。
悠悠圣门意,千古独清风。
君去采芹藻,那知事不同。
乾坤已易主,礼乐尚儒宫。
雨过山仍绿,春归花尽红。
悠悠圣门意,千古独清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葵的作品,名为《送陈判之邑庠》。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文化传承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变化的感慨。
“君去采芹藻,那知事不同。” 这两句是对离别之人的劝勉,希望他在新的环境中能够理解到事情的复杂性和差异性。这里的“采芹藻”可能是指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可能隐喻着为寻找美好而努力。
“乾坤已易主,礼乐尚儒宫。” 这两句描绘了时代变迁与文化传承的主题。乾坤易主意味着天地、宇宙的变化,即朝代更替;而“礼乐尚儒宫”则表明尽管外界有所改变,但儒家学说中的礼仪与音乐仍然保持其重要性,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雨过山仍绿,春归花尽红。”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变化后的某种期待和希望。无论是雨后还是季节更迭,自然界总能保持其生机与美丽,这也许在暗示着对朋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悠悠圣门意,千古独清风。”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高尚理念的珍视。圣门意指的是崇高的思想或理想,而悠悠不尽的意境,以及千古流传的清风,都象征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和纯洁无染的品格。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情感,更是通过文化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一种坚守传统、期待美好的情怀。
百花楼前倡乐作,长鼻弯弯舞金络。
生怜为齿焚雄躯,枯魄应节如何虞。
良工削出红冰片,脱木生前岂容见。
自非红鸾之舌为尔绳,安得三三贯成串。
三郎耳聪穿月胁,强欲黄番谱关摺。
十三红儿舞鹧鸪,轻莲蹋节随疾徐。
为君重制清平曲,节奏八风调玉烛。
鸿沟定约东归,又谁遣赤龙回指。
青娥舞罢,重瞳饮泣,断肠声里。
半壁酸风,两淮寒月,古今兴废。
眇乌江满眼,惊涛卷雪,分明总是英雄泪。
木末招招舟子,载何人断烟流水。
平沙尽处,青山数点,江东千里。
长啸风前,无人会我,登临此意。
但黄芦古木,夕阳回照,有渔歌起。
金屋书中有。为钱塘佳丽,待寻欢偶。
记得朝云前日梦,伏事东坡最久。
且不是、郡无官守。
日日湖中公事了,更成围、妓女随车后。
翁两鬓,秃如帚。老来莫负簪花手。
比佳人难得,灵芝三秀。
此夕灯花何太喜,便用买红缠酒。
催看个、肩舆迎取。
有子平生千万足,看明年、堕地于菟走。
挂冠去,学疏受。
中年怕见离筵,恶怀易感欢难遇。
愁城百丈,旧时全仰,酒兵遮护。
不饮而今,如何禁得,欲行还住。
与元戎已别,弓刀小队,能为我、年来去。
一阵黄昏细雨。正心头、万丝千绪。
几家灯火,烟迷湖水,风号堤树。
咫尺重闉,故人千里,可能无句。
听谯楼,更鼓寒声历历,倚篷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