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羁栖向海隅,终年局促卧蜗庐。
闲如白傅不饮酒,穷似虞卿懒著书。
永夜悲凉听蟋蟀,几回圆缺看蟾蜍。
扶摇何日乘风去,独跨鲸鱼上碧虚。
寥落羁栖向海隅,终年局促卧蜗庐。
闲如白傅不饮酒,穷似虞卿懒著书。
永夜悲凉听蟋蟀,几回圆缺看蟾蜍。
扶摇何日乘风去,独跨鲸鱼上碧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正民的《自嘲》。诗中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
首联“寥落羁栖向海隅,终年局促卧蜗庐”以“寥落”、“羁栖”、“海隅”、“局促”、“蜗庐”等词,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远离繁华、孤独生活的环境与心境。诗人如同蜗居在海边的小小居所中,终年被束缚于狭小的空间内,生活单调而压抑。
颔联“闲如白傅不饮酒,穷似虞卿懒著书”运用典故,将自己与两位古代文人白居易和虞世南进行对比。白居易虽官至高位,却能保持闲适的生活态度,不沉溺于酒色;而虞世南虽家境贫寒,却勤奋好学,不懒于著书立说。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内心仍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无奈与自嘲。
颈联“永夜悲凉听蟋蟀,几回圆缺看蟾蜍”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孤独与哀愁。蟋蟀的鸣叫和月亮的圆缺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尾联“扶摇何日乘风去,独跨鲸鱼上碧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诗人想象着有一天能够像大鹏展翅高飞,摆脱束缚,独自骑着鲸鱼遨游于广阔的天空之中,实现内心的自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其对自由与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