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治有道,修身宜所先。
于皇圣天纵,受命真自天。
陋彼霸功小,爱此王道平。
经筵讲大学,治法三代前。
乾乾自不息,安安而能迁。
升堂入其室,登山陟其巅。
扩之保四海,泉达火始然。
卓哉真德秀,义能衍斯篇。
微臣忝进讲,膺服同拳拳。
帝王治有道,修身宜所先。
于皇圣天纵,受命真自天。
陋彼霸功小,爱此王道平。
经筵讲大学,治法三代前。
乾乾自不息,安安而能迁。
升堂入其室,登山陟其巅。
扩之保四海,泉达火始然。
卓哉真德秀,义能衍斯篇。
微臣忝进讲,膺服同拳拳。
这首诗是明代张孚敬所作的《恭和御制翊学诗》,通过诗文表达了对帝王治理国家的见解与推崇。诗中首先提出“帝王治有道,修身宜所先”,强调了帝王治理国家应遵循正道,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接着,诗人赞美了帝王如同上天赋予的圣人,受命于天,具有超越世俗霸业的高尚品德与王道精神。
诗人进一步对比了霸业与王道的不同,认为霸业虽有其功绩,但王道更为平和与深远。他提到帝王在宫中的经筵讲学,学习大学之道,遵循三代之前的治国法则,体现了帝王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传承。同时,诗人描绘了帝王在治国理政上的不懈努力与自我提升,以及对国家的广阔视野与远见卓识。
最后,诗人赞扬了帝王的真正德行,并表示自己作为臣子,深感敬仰与佩服,愿意效仿帝王的拳拳之心,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整首诗通过对帝王治国理念的颂扬,展现了对理想君主形象的向往与追求。
不见风流贺季真,酒船回棹莫逡巡。
如今湖上千秋观,逢著黄冠亦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