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我不解事,束书别溪堂。
宁知十日雨,换此两鬓霜。
苔滑螾争席,云蒸蜗篆梁。
移床夜避湿,仰见天隙光。
长安亦何好,肯堕声利场。
人情爱吾庐,对此良自伤。
蚤知一官误,悔不三径藏。
沙觜竹万个,屋头木千章。
晴当相与屐,雨亦可以觞。
毋令蛙黾曹,张王喧我傍。
老我不解事,束书别溪堂。
宁知十日雨,换此两鬓霜。
苔滑螾争席,云蒸蜗篆梁。
移床夜避湿,仰见天隙光。
长安亦何好,肯堕声利场。
人情爱吾庐,对此良自伤。
蚤知一官误,悔不三径藏。
沙觜竹万个,屋头木千章。
晴当相与屐,雨亦可以觞。
毋令蛙黾曹,张王喧我傍。
诗人以"老我不解事"自嘲开篇,表达了对世事的迷茫与无奈。随后"束书别溪堂"则是隐退之意,示意放弃尘世的纷争,归隐山林。"宁知十日雨,换此两鬓霜"中,"宁知"表达了一种无奈与认命,"十日雨"象征连绵不断的烦恼,而"两鬓霜"则是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隐喻。
"苔滑螾争席,云蒸蜗篆梁"描绘了自然界与人间的荒凉与混乱。"移床夜避湿,仰见天隙光"则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助与向往,尽管环境恶劣,但仍能从中寻找到一线生机。
"长安亦何好,肯堕声利场"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的失望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人情爱吾庐,对此良自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与悲哀。
"蚤知一官误,悔不三径藏"中,"蚤知"表现了对过错的后悔,"一官误"暗示曾经的选择或行为带来的遗憾,而"悔不三径藏"则是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沙觜竹万个,屋头木千章"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自然环境和居所。"晴当相与屐,雨亦可以觞"表达了无论天气如何,都能与友人共度时光的乐趣。
最后"毋令蛙黾曹,张王喧我傍"则是希望远离世间的是非和喧哗,保持内心的宁静。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自然、隐逸生活与功名利禄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晓发东平道,淅沥风露秋。
道旁有古坟,累累翳荆丘。
翁仲互倾侧,隧路狐狸游。
询之道上人,阅代公与侯。
忆昔全盛时,赐葬承恩优。
松楸蔽天日,碑板蟠龙虬。
一朝陵谷变,名姓不可求。
悠悠百年身,旦夕同蜉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