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倚厜㕒,凭临触目宜。
雨时山翠早,夏闰昼炎迟。
讵可方之画,未能忘者诗。
率成四十字,笔研镇相随。
精舍倚厜㕒,凭临触目宜。
雨时山翠早,夏闰昼炎迟。
讵可方之画,未能忘者诗。
率成四十字,笔研镇相随。
此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名为《玉华岫口号》。诗中描绘了玉华岫这一景致在不同天气下的独特魅力。
首句“精舍倚厜㕒”描绘了一座精致的寺庙坐落在陡峭的山崖之上,给人一种高耸入云、与世隔绝的感觉。接下来的“凭临触目宜”,则表达了站在这样的高处,视野开阔,景色宜人,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雨时山翠早,夏闰昼炎迟”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雨后山色更加翠绿,夏日里因闰月而延长的白昼,却并未让炎热加剧,反而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凉爽。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多变与美丽。
“讵可方之画,未能忘者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难以用画笔完全捕捉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诗歌在表达情感和意境上的独特优势,无法被其他艺术形式完全替代。
最后,“率成四十字,笔砚镇相随”表明了这首诗是即兴之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将眼前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凝练于短短四十字之中,同时强调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陪伴,象征着创作的工具与灵感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玉华岫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