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蹇苍髯十万本,参差翠玉数千竿。
风敲月户三秋冷,雨打茅堂六月寒。
偃蹇苍髯十万本,参差翠玉数千竿。
风敲月户三秋冷,雨打茅堂六月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壮观而清冷的竹林景象。"偃蹇苍髯十万本",形象地刻画出竹子挺拔苍劲的姿态,仿佛十万棵老者蓄着长长的白须,展现出竹林的古老与威严。"参差翠玉数千竿",则以翠玉比喻竹子的青翠颜色,数千竿竹子高低错落,犹如翡翠般美丽,富有生机。
"风敲月户三秋冷",通过风声敲击竹叶,营造出秋天夜晚的清凉氛围,让人感受到竹林中的寂静和深沉。"雨打茅堂六月寒",进一步描绘了雨滴打在竹叶上的情景,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带来丝丝凉意,体现出竹子的高洁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景象,寓含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屈、清雅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深深感悟。宋代的释心月和尚以其独特的禅意视角,赋予了寻常竹林以深远的意境。
无瑕君子德,追逐自含章。
儒待珍争聘,人将玉比良。
惟贤知所宝,有美韫而藏。
守璞神偏固,成圭行本方。
楚嗤珩问白,周咏瓒流黄。
品贵金同式,才高尺细量。
他山资砥砺,汝器胜琳琅。
得士班名笋,磨砻圣化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