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雷峰山寮口占·其四》
《雷峰山寮口占·其四》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骨冷岩花好,空还旧器除。

半尘金菡萏,一镜玉蟾蜍。

地脉无风火,松声有卷舒。

瞥然孤念起,随意借吾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雷峰山寮口的一处静谧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首句“骨冷岩花好”,运用拟人手法,将岩石上的花朵比作“冷骨”,既突出了花朵在岩石上生长的独特姿态,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幽静。接着,“空还旧器除”一句,可能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都被赋予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纯净感,旧有的事物被重新审视和清理,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

“半尘金菡萏,一镜玉蟾蜍”两句,通过对比和比喻,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神秘。金菡萏(荷花)虽沾染了半点尘埃,却依然保持着其高贵的气质;而“玉蟾蜍”则可能象征着月光下的静谧与祥和,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宇宙的奥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地脉无风火,松声有卷舒”则展示了山林中的宁静与动态平衡。地脉的平静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而松树的松声则是自然界生命力的体现,既有节奏的变化,又不失其自然的韵律。这一静一动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层次感。

最后,“瞥然孤念起,随意借吾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瞬间触动与对这片自然美景的向往。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愿意暂时放下尘世的纷扰,借这片山林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宿弘恩寺

残阳投古寺,乘月访高僧。

佛土风尘净,禅心池水明。

玄关欣妙悟,白首绊浮名。

半榻三生幸,千缘一芥轻。

(0)

新中驿夜雨

即次昏黄雨,潇潇夜未停。

孤灯烧欲暗,宿酒醉初醒。

辗转那能寐,淋淫不忍听。

何如飞梦去,绕我故山亭。

(0)

淮村八景·其二朱寺晓钟

山僧睡欲足,携鲸戏蒲牢。

疏星带残月,殷殷来曙号。

惊风吹落仙台高,云际袅袅回林皋。

大千种种尘梦劳,虚空一破无秋毫。

(0)

更漏子

楚天低,云叶莹。飞过画楼还凝。兰口蹙,雪牙攒。

一声春月寒。灯才莹。香初烬。又被子规催紧。

最是你,柰何人。临岐波眼频。

(0)

晨发真定怀归有作用前体

震方望欲鼌,烂然明银海。

天高湛霜气,大陆澄霞彩。

方欣全赵胜,更惭魏多垒。

衰谢混俗宜,飞扬雄心改。

伊昔蒙国书,时维帝元载。

牧冀缺远图,家吴起深悔。

疲马良念归,长林放麋在。

筹边让群乂,勤王济真宰。

挂冠亦由余,何求复何待。

(0)

五老峰

前年踏雪匡庐过,今年暮春游太和。

五峰老人如旧识,不似当年白发多。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