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与饥寒会,重怀旅寓年。
通家无仲子,举世有谁贤。
褊性多违俗,权门岂慕膻。
芳兰惭下体,玉树每齐肩。
衣冷分缯絮,囊空乞酒钱。
雪深烧烛夜,春远踏花天。
人事零如雨,欢期断若烟。
黄尘三岁别,白日几回眠。
朱颊今何似,华颠渐可怜。
终能忘一饭,语报愧茫然。
适与饥寒会,重怀旅寓年。
通家无仲子,举世有谁贤。
褊性多违俗,权门岂慕膻。
芳兰惭下体,玉树每齐肩。
衣冷分缯絮,囊空乞酒钱。
雪深烧烛夜,春远踏花天。
人事零如雨,欢期断若烟。
黄尘三岁别,白日几回眠。
朱颊今何似,华颠渐可怜。
终能忘一饭,语报愧茫然。
这首明代诗人盛鸣世的《寄怀毗陵孙二》表达了作者在困顿与孤独中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诗中,诗人以自身的艰难处境为背景,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苦闷。他感叹自己与饥饿寒冷相伴,身处异乡,身边没有知音。他对世俗的偏见和权贵的鄙视流露出一种孤傲之气,自比芳兰虽低贱,但不愿与污浊为伍。
诗人通过衣物的匮乏和囊中羞涩,展现了生活的贫困,即使在寒冷的冬夜,也要燃烛取暖,春天来时只能独自踏花。人事如雨般消散,欢乐的约定如同轻烟般难以把握,三年的离别让时光显得漫长,诗人常常在白日里沉睡,感叹岁月无情。
最后,诗人提及对方的容颜变化,询问对方如今是否依然红颜,而自己则已头发斑白,令人怜惜。他表达出对孙二的深深挂念,虽然自己穷困至极,但仍希望能以“忘一饭”的精神报答朋友,然而这种回报却显得如此无力和迷茫。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个人经历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三月江南好风日,得意看花马蹄疾。
颇怜西蜀之名花,烂熳娇红逞仙质。
丽脸犹嫌繁杏艳,柔丝已学垂杨密。
游蜂迷处万朵明,归鸟鸣边一枝出。
青霞时留仙客佩,绛云夜照维摩室。
去年载酒常恨晚,今岁题诗未开毕。
道人所乐非一二,弟子相随成六七。
过眼谁羞花似雾,簪帽犹誇发如漆。
日斜欲去还徘徊,唤取佳人弹锦瑟。
南岸北岸声咿哑,东邻西邻踏水车。
车轮风生雷转轴,平地雪寒生浪花。
借问老农何太苦,低头欲语还咨嗟。
前月有雨田未耘,非其种者纷如麻。
县吏捉人应差役,令严岂得营私家。
况当今月滴雨无,陂塘之水争喧哗。
虽如抱瓮沃焦釜,蹄涔岂足供泥沙。
语罢踏车车转急,田水何如汗流湿。
老妻贷谷犹未归,力疾无奈吞声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