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阴浓合晓莺堤。春如日坠西。画图新展远山齐。
花深十二梯。风絮晚,醉魂迷。隔城闻马嘶。
落红微沁绣鸳泥。秋千教放低。
翠阴浓合晓莺堤。春如日坠西。画图新展远山齐。
花深十二梯。风絮晚,醉魂迷。隔城闻马嘶。
落红微沁绣鸳泥。秋千教放低。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醉桃源·其四·会饮丰乐楼》。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春日里对美好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情感表达。
"翠阴浓合晓莺堤" 一句,设定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绿意盎然的柳树沿着堤岸密布,仿佛是大自然最为绮丽的一幅画卷。接下来的"春如日坠西"则把握住了季节的特征,春天的温暖与生长力量被比喻成太阳般不可阻挡。
"画图新展远山齐" 这一句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越于世俗的美好境界。诗中的"花深十二梯"则是对花园中花卉繁盛的细致刻画,它不仅是对视觉的享受,也反映了作者心中对于美好的向往。
"风絮晚,醉魂迷" 这一句传递出一种悠闲与醉意交织的情绪,似乎是在这种春日美景中,诗人自己也沉浸于某种忘我的境界。紧接着的"隔城闻马嘶"则是对远方声音的捕捉,这里的“隔城”可能暗示着一种隔绝与孤独。
最后两句"落红微沁绣鸳泥。秋千教放低",通过细腻地描写花瓣轻落的场景,再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而又稍纵即逝的感慨。而“秋千教放低”则可能是对某种情感或生活态度的隐喻,提醒人们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步调。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的感受和体验。
虞卿辍著书,杖策入金台。
冠盖青云合,轩车紫雾开。
北杓转西指,西日屡东回。
如何羁客久,未获介人来。
千金买斛酒,一日倾一杯。
酒阑风尘扇,咫尺不相见。
不见愁此心,山高复水深。
食玉炊丹桂,囊琴卷布衾。
驱车卖旧帏,出郭叹斯时。
忽见鲁连子,走马到何迟。
慰问不得意,各言前相思。
举杯酌流水,解琴调素丝。
一弹渭水怨,再奏西山悲。
曲路各南北,会面未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