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吹风暗平川,东流之水清且澜。
明月不如长年好,照我离离满秋前。
明年此夜月还明,我是荆江云水人。
劝君莫唱乌栖曲,千古悲凉鬼神哭。
黄河吹风暗平川,东流之水清且澜。
明月不如长年好,照我离离满秋前。
明年此夜月还明,我是荆江云水人。
劝君莫唱乌栖曲,千古悲凉鬼神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黄河吹风暗平川,东流之水清且澜"两句,以黄河为背景,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传递出一种静谧与力量并存的情怀。
接着的"明月不如长年好,照我离离满秋前"则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无奈。诗人借由明月,抒发了对时间的珍惜,以及面对秋天的孤独与凄凉。
第三句"明年此夜月还明,我是荆江云水人"中,诗人以自称"荆江云水人"表达了一种飘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某个时刻的期待和向往。这里的"我是荆江云水人"强化了诗人的个人标识,也凸显出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情感联系。
最后两句"劝君莫唱乌栖曲,千古悲凉鬼神哭"则是一种对听者或读者的劝诫。"乌栖曲"作为一首歌曲的名称,在这里被用来象征一种悠长而深沉的情感和历史的重压。诗人劝说不要唱这种充满悲凉的歌曲,因为它会唤起千古以来的哀伤,甚至连鬼神也为之哭泣,这种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悲壮色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和历史意识。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和语言,将内心的忧伤与外在的壮观结合起来,创造出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江村杳霭路不分,野人作伴鹿与麇。
五月六月雨三日,千山万山皆白云。
平堤漫漫江水绿,翠树重重覆萝屋。
苔封石径绝行踪,持镵何处寻黄独。
模糊泼墨扫烟鬟,前代画手称房山。
郎官意匠得其趣,岚光不散迷孱颜。
多君生长山水窟,到处爱山常拄笏。
宁知皓首出榆关,坐对燕然惟咄咄。
天台雁荡浙水东,夜夜家山乡梦浓。
有待拂衣归旧隐,与君林下会相逢。
采得东篱半亩秋,装成一枕著床头。
芳心不管鸳鸯妒,清梦时凭蝴蝶游。
绝域重明无足儗,天孙七宝岂能俦。
饮馀携傍梅花卧,玉钿金钱眩醉眸。
戴君旧业家钱塘,幽斋剩种青筼筜。
冰森玉立郁萧爽,佩珂时动音铿锵。
一林遥接淇园绿,万个如临渭川曲。
凉宵白昼风月清,翠影重重覆书屋。
四时佳致迥不同,况兹清绝当严冬。
朔风吹雪满空下,凝梢缀叶相玲珑。
素娥冉冉来云表,皓鹤翩翩舞林杪。
是时掩卷一凭栏,清兴满襟应不少。
恍如玉壶照八窗,牙签玉轴生辉光。
开径便宜同蒋诩,映书更觉慕孙康。
一从寄迹京华地,翘首山房想初志。
阳春桃李任纷纷,劲节贞心自无异。
何人为君写此图,故乡景物浑不殊。
兴来展玩对立久,一点尘埃窗外无。
浴凤池头雨露浓,波涛翻砚飞墨龙。
倏忽变化腾太空,蜿蜒影挂尺素中。
初疑吐雾春濛濛,峥嵘山角云雷从。
徐观满座生清风,凌霄劲节冰霜容。
葛陂昔日留遗踪,至今勾漏思仙翁。
羡君久典千里封,琅玕万个藏心胸。
岁寒之操期相同,长才他日须登庸,箫韶九奏重华宫。
豫章城南曲,胜地何逶迤。
乔木翳平野,流泉引深池。
池上建高阁,翼然似翚飞。
窗户澹虚敞,帘栊郁参差。
爽逐凉飔至,影随明月移。
泛泛蕖荷艳,苍苍杨柳垂。
松声度灵籁,竹色涵华滋。
鹭浴出深渚,鱼游动涟漪。
对此惬幽趣,况当九夏时。
登临恣休偃,顿觉消炎曦。
悠然风雩兴,良与静者宜。
先生天下士,道德人共推。
承恩早休致,林壑闲自颐。
当暑恒愤懑,那堪向衰迟。
幸有贤方伯,经营慰心期。
全胜杜陵客,不费草堂赀。
诗成劳远示,千里来京师。
开缄想风采,三复感故知。
看君适优逸,愧我犹羁縻。
愿因南飞翰,题赠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