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宇道人画枯木,纵笔所至皆天成。
瘦蛟出石云气润,独鹤横江霜影清。
荆门送客愁欲暮,澧浦怀人伤远情。
望中秋意入惨淡,何处青枫闻雁声。
秋宇道人画枯木,纵笔所至皆天成。
瘦蛟出石云气润,独鹤横江霜影清。
荆门送客愁欲暮,澧浦怀人伤远情。
望中秋意入惨淡,何处青枫闻雁声。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张彦辅枯木坡岸画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山水画面。诗人首先赞赏了画家张彦辅的技艺高超,称其枯木画作仿佛是自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他以"瘦蛟出石"和"独鹤横江"的形象,展现了画面中树木的坚韧与孤鹤的清冷,营造出一种深秋的静寂与凄美。
接着,诗人借景抒情,通过"荆门送客"和"澧浦怀人"表达了离愁别绪,暗示了画中的景象触发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最后,"中秋意入惨淡"和"何处青枫闻雁声"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以秋风中的雁鸣声作为画外音,增添了无限的凄凉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为引,寓情于景,将画家的技艺与诗人的感情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既有艺术美感又富有情感深度的秋日画卷。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
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
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
綵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
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陌沟塍殊绮错。
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
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
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
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骎骎映晚花。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
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
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龙门应制》【唐·宋之问】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先发。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琳琅拥轩盖。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雁塔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綵仗蜺旌绕香阁,下辇登高望河洛。东城宫阙拟昭回,南陌沟塍殊绮错。林下天香七宝台,山中春酒万年杯。微风一起祥花落,仙乐初鸣瑞鸟来。鸟来花落纷无已,称觞献寿烟霞里。歌舞淹留景欲斜,石关犹驻五云车。鸟旗翼翼留芳草,龙骑骎骎映晚花。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郊外喧喧引看人,倾都南望属车尘。嚣声引飏闻黄道,佳气周回入紫宸。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https://shici.929r.com/shici/AHujlYmCx.html
春风有何情,旦暮来林园。
不问桃李主,吹落红无言。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捲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耿耿宵欲半,振衣庭户前。
浩歌抚长剑,临风泛清弦。
晴霜丽寒芜,微月露碧鲜。
杉梧韵幽籁,河汉明秋天。
良夜虽可玩,沈忧逾浩然。
楼中迟启明,林际挥宿烟。
晨风响钟鼓,曙色映山川。
滔滔天外驶,杲杲朝日悬。
因穷西南永,得见天地全。
动植相糺纷,车从竞喧阗。
鳣鲔跃洪流,麇麚倚荒阡。
嗈嗈白云雁,嘒嘒清露蝉。
一气鼓万殊,晦明相推迁。
羲和无停鞅,不得常少年。
当令志气神,及此鬓发玄。
岂唯十六族,今古称其贤。
夫君才气雄,振藻何翩翩。
诗轻沈隐侯,赋拟王仲宣。
小鸟抢榆枋,大鹏激三千。
与君期晚岁,方结林栖缘。
《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楼感怀》【唐·权德舆】耿耿宵欲半,振衣庭户前。浩歌抚长剑,临风泛清弦。晴霜丽寒芜,微月露碧鲜。杉梧韵幽籁,河汉明秋天。良夜虽可玩,沈忧逾浩然。楼中迟启明,林际挥宿烟。晨风响钟鼓,曙色映山川。滔滔天外驶,杲杲朝日悬。因穷西南永,得见天地全。动植相糺纷,车从竞喧阗。鳣鲔跃洪流,麇麚倚荒阡。嗈嗈白云雁,嘒嘒清露蝉。一气鼓万殊,晦明相推迁。羲和无停鞅,不得常少年。当令志气神,及此鬓发玄。岂唯十六族,今古称其贤。夫君才气雄,振藻何翩翩。诗轻沈隐侯,赋拟王仲宣。小鸟抢榆枋,大鹏激三千。与君期晚岁,方结林栖缘。
https://shici.929r.com/shici/ll12SsLkdV.html
直城朱户相逦连,九逵丹毂声阗阗。
春官自有花源赏,终日南山当目前。
晨摇玉佩趋温室,莫入竹溪疑洞天。
烟销雨过看不足,晴翠鲜飙逗深谷。
独谣一曲泛流霞,闲对千竿连净绿。
萦回疏凿随胜地,石磴岩扉光景异。
虚斋寂寂清籁唫,幽涧纷纷杂英坠。
家承麟趾贵,剑有龙泉赐。
上奉明时事无事,人间方外兴偏多。
能以簪缨狎薜萝,常通内学青莲偈。
更奏新声白雪歌,风入松,云归栋。
鸿飞灭处犹目送,蝶舞闲时梦忽成。
兰台有客叙交情,返照中林曳履声。
直为君恩催造膝,东方辨色谒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