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朗上人见访复谒不遇留刺而还有诗见谢依韵和答》
《朗上人见访复谒不遇留刺而还有诗见谢依韵和答》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汤休访我我重寻,独叩松关绝好音。

满袖尘埃回俗步,一炉香火隔禅林。

偶留刺字情非浅,忽枉诗章思更深。

犹喜谪官无吏役,往来从此伴闲吟。

(0)
注释
汤休:人名,可能是友人。
松关:松木制成的门或关卡,代指隐居之处。
绝好音:优美的声音,可能指交谈或诗歌朗诵。
尘埃:尘土,象征世俗生活。
俗步:平凡的生活步履。
禅林:佛教修行者的居所,也指宁静的禅修环境。
刺字:书信、信函。
情非浅:情感深厚,关系密切。
诗章:诗作,此处指友人的诗。
谪官:被贬官,仕途受挫。
吏役:官府的事务和差事。
闲吟:悠闲地吟诗,享受清闲生活。
翻译
汤休曾来访我,我又去寻找他,只听见松林边传来美妙的声音。
满身尘土归于世俗,回到人间,炉火旁的禅林被香烟隔开。
偶尔留下书信,情谊深厚,突然收到他的诗篇,思绪更加深远。
更令人欣喜的是,贬官后没有了官事烦扰,从此可以常来常往,共度悠闲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禹偁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开篇“汤休访我我重寻”,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来访的热切期盼和不断追寻。“独叩松关绝好音”则描绘出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寂静的环境中传递出的美好声音。

“满袖尘埃回俗步,一炉香火隔禅林”两句,诗人用满袖尘埃形容自己从尘世归来,而一炉香火隔 禅林,则是表达了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意境。这里“俗步”和“禅林”的对比,既强调了诗人的清高脱俗,也映射出了他内心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

“偶留刺字情非浅,忽枉诗章思更深”两句,通过“偶留刺字”,表达了诗人与友之间的情谊非同小可,而“忽枉诗章”,则是诗人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深沉思绪。这里的“枉”字暗示着诗人在创作时情感的波动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最后,“犹喜谪官无吏役,往来从此伴闲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世俗纷争、官职羁绊的喜悦,以及他希望与友人共同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谪官”暗示着一种被贬官或退隐的状态,而“往来从此伴闲吟”,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沉,以及他对于友谊的珍视和渴望。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

高截碧塘长耿耿,远飞青嶂更悠悠。

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

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0)

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故园此日多心赏,窗下泉流竹外云。

近馆应逢沈道士,比邻自识卞田君。

离宫树影登山见,上苑钟声过雪闻。

相劝早移丹凤阙,不须常恋白鸥群。

(0)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0)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其一

君不见道傍树有寄生枝,青青郁郁同荣衰。

无情之物尚如此,为人不及还堪悲。

父归坟兮未朝夕,已分黄金争田宅。

高堂老母头似霜,心作数支泪常滴。

我闻忽如负芒刺,不独为君空叹息。

古人尺布犹可缝,浔阳义犬令人忆。

寄言世上为人子,孝义团圆莫如此。

若如此,不遄死兮更何俟。

(0)

秋野五首·其五

身许麒麟画,年衰鸳鹭群。

大江秋易盛,空峡夜多闻。

径隐千重石,帆留一片云。

儿童解蛮语,不必作参军。

(0)

塞下曲五首·其五

阴碛茫茫塞草肥,桔槔烽上暮云飞。

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