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曲五首·其五》
《塞下曲五首·其五》全文
唐 / 张仲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阴碛茫茫塞草肥,桔槔烽上暮云飞。

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0)
注释
阴碛:荒凉的沙漠地带。
塞草:北方草原的草。
桔槔:古代汲水工具。
烽上:烽火台上。
暮云:傍晚的云彩。
交河:古代的河流,这里指黄河。
北望:向北远望。
天连海:天际与海相接。
苏武:西汉时期的使臣,因出使匈奴被扣留,后持节归国。
汉节:代表汉朝的符节,象征使命和忠诚。
翻译
广袤无边的阴碛中,塞外的草木丰茂,桔槔烽火台上暮色苍茫云彩飘飞。
在黄河以北遥望,天际与海相接,想起了苏武曾持节归来的故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句,充满了对远古英雄事迹的回忆和赞美。开篇“阴碛茫茫塞草肥”,通过对荒凉塞地上野草丛生的描写,展现出一幅边塞萧瑟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桔槔烽上暮云飞”则是从视觉和时间的角度加深了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长城烽火台上传递信息的情景,显得既有紧迫感,又不失壮阔。

下两句“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则是历史的回音。诗人通过对古代名将苏武的点描,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赞颂。苏武在中国历史上以忠诚著称,他不仅坚守职责,还成功地完成了使命,将汉朝的玉璧带回。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段诗文辞优美,意境幽远,不仅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壮丽,也传达了对英雄忠诚和使命完成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张仲素

张仲素
朝代:唐   字:绘之   籍贯:符离(今安徽宿州)   生辰:约769~819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猜你喜欢

子与自闽远使相讯道失所贻书而诗篇幸存赋此报寄·其二

卧病山城未解颦,新诗一喜一酸辛。

青云论旧年年少,白发关心事事真。

已自有珠贻汉浦,几时看剑合延津。

乡园稍近无拘束,去就清时可细论。

(0)

题洞湖卷赠凌玄旻

玄旻托好凌九纮,一曲犹能小贺生。

书似灵威偏嗜秘,宅如和父仅馀名。

烟霞不散奚囊色,日月长寻钓艇盟。

倘读吴侬旧游记,令君风骨坐来轻。

(0)

闻南中流言有感·其二

自来穷达信乾坤,混沌今劳倏忽论。

荷弱不堪持作柱,兰芬那晓避当门。

毋言白简何人指,只是青山圣主恩。

检遍科条无死窜,可烦词客为招魂。

(0)

赠别惟敬北上兼简梁舍人

渺渺吴江西逝波,峭帆风紧奈君何。

遇来龙剑无长合,裁就骊驹未忍歌。

鸡舌可沾供奉赐,凤毛谁较舍人多。

中朝旧是誇联璧,晓对双星白玉珂。

(0)

寄谢茂秦

罢醴谁堪邺下居,世情秋共鬓毛疏。

家移潞子云边国,门少梁王雪后车。

歌罢此生唯短铗,赋成何地不长裾。

漳流转自并门上,可怪天南断鲤鱼。

(0)

登黄榆最高处·其一

太行无际碧天愁,榆塞褰帷万古收。

紫气东盘沧海出,黄河西抱汉关流。

櫜鞬忽动双鸿暝,刁斗频敲万马秋。

薄伐到今仍列戍,教人无赖说并州。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