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运终还,皇图孔厚。一朝公道明如昼。
冰山忽倒倩谁扶,诛流窜殛嗟何咎。
公秩仍迁,公名逾茂。闽山闽水增清秀。
吴侬稽首向邦君,一樽遥上南山寿。
天运终还,皇图孔厚。一朝公道明如昼。
冰山忽倒倩谁扶,诛流窜殛嗟何咎。
公秩仍迁,公名逾茂。闽山闽水增清秀。
吴侬稽首向邦君,一樽遥上南山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贺林冢宰二首(其二)》中的“踏莎行”部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林冢宰的赞美与祝贺。
首句“天运终还,皇图孔厚”,以天运的循环往复和皇图的深厚为基础,预示着权力的更替和稳固,暗示林冢宰在权力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一朝公道明如昼”描绘了公道的光明正大,如同白昼一般清晰可见,赞扬了林冢宰的公正无私。
“冰山忽倒倩谁扶,诛流窜殛嗟何咎”两句,以冰山突然倒塌为喻,形象地表现了权力的突然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林冢宰被贬黜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其无辜遭遇的同情。
“公秩仍迁,公名逾茂”则指出尽管职位有所变动,但林冢宰的名声却更加显赫,体现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认可。
“闽山闽水增清秀”一句,将林冢宰的影响比作使闽山闽水更加秀丽,生动地展现了他带来的正面影响和改变。
最后,“吴侬稽首向邦君,一樽遥上南山寿”表达了对林冢宰的敬仰之情,并通过献上美酒,祝愿他长寿安康,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美好的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冢宰的赞美和祝贺,不仅展现了他对社会的积极贡献,也体现了诗人对公正、道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秦淮没日如没鹘,白波摇空湿弦月。
舟人倚棹商声发,洞庭脱木如脱发。
寒螀哀啼众芳歇,晨梳青林望吴越。
吴歈越吟浪花舞,秋槎湿剑归无所。
愁生酒醒闻山鸡,石镜飞花汗如雨。
起招如意击树枝,为君悲歌君泪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