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倦客厌飘零,一见宗枝眼为青。
世事绝知尘外少,雨声更在竹间听。
铿如曲奏江边瑟,清伴风鸣塔上铃。
想得荆州都别驾,诗成幽梦晓初醒。
西来倦客厌飘零,一见宗枝眼为青。
世事绝知尘外少,雨声更在竹间听。
铿如曲奏江边瑟,清伴风鸣塔上铃。
想得荆州都别驾,诗成幽梦晓初醒。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次韵都倅题赵菘老竹涧听雨亭》。诗中描绘了一位来自西方、厌倦漂泊的客人,在见到宗族后眼睛为之明亮的情景。诗人通过“世事绝知尘外少”一句,表达了对尘世琐事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雨声更在竹间听”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雨夜竹林之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铿如曲奏江边瑟,清伴风鸣塔上铃”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雨声比作江边瑟的乐曲,清风与风铃的共鸣,生动地描绘了雨夜中的自然和谐之美。最后,“想得荆州都别驾,诗成幽梦晓初醒”则表达了对友人创作灵感的想象,以及对美好梦境的回味,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艺术创作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和艺术灵感的珍视。
刘子出西江,访我江之东。
何人与偕来,衔袖八钜公。
韩欧开济姿,如晴月生空。
潞公山岳重,文正霜桧同。
玉立者坡仙,天游匪涪翁。
一朝参我前,毛发生清风。
凄其赵韩王,小异凌烟中。
半山执拗面,亦得传无穷。
百年五岳隔华戎,屏蔽皇家独祝融。
剩喜岳灵今有伴,岱宗今入版图中。
风送清篙,沿流溯、武夷九曲。
回首处,虹桥无复,幔亭遗屋。
翠壁云屏临钓石,银河雪瀑飞寒玉。
想当年、铁笛倚林吹,秋空绿。褰荇带,支筇竹。
披荷芰,餐椒菊。问丹崖碧岭,底堪重辱。
青笈不妨娱老眼,乌靴未许污吾足。
恰仙游、一枕梦醒来,胡麻熟。